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美股在消化美國7月消費者通膨數據之際,週五(29)日自歷史高點回落,標普500指數下跌41.6點、收6460.26點,跌幅0.64%,雖收黑但仍連續第四個月走升;道瓊指數小跌92.02點,收45,544.88點,跌幅0.20%;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跌幅最重,下挫249.61點,收21,455.55點,跌幅1.15%。費城半導體指數更重挫3.15%,收5668.94點,成為拖累大盤的主因。
美股下跌的導火線來自AI概念股的急跌。輝達(NVIDIA)大跌3.34%,AMD重挫3.53%,博通下跌3.65%,美光滑落2.45%,顯示半導體族群全面遭遇拋售潮。應用材料跌2.73%,高通則小跌0.04%。大型科技股同樣走弱,Meta下跌1.65%、亞馬遜跌1.12%、微軟下滑0.58%,僅Google逆勢小漲0.55%,蘋果則微跌0.18%。投資人對AI產業前景轉趨謹慎,資金明顯撤離科技成長股。
至於經濟數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公布7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為2.9%,創下今年新高,市場擔心通膨壓力未退,9月聯準會降息幅度預期受到壓縮。加上美國結束低價商品免稅政策,川普關稅措施引發消費成本恐再墊高,也讓投資情緒趨於保守。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降至三個月低點,受訪者預期未來一年通膨可能加速上升。
此外,美國上訴法院週五(29日)裁定,美國總統川普施行全球關稅大多屬於違法。法院在裁決書中明確指出:「該法賦予總統在宣告國家緊急狀態時,可採取多項行動的重大權力,但並未明確包含課徵關稅、稅款或類似措施的權力。」
受美股拖累,亞洲股市同步承壓。週五日經225指數收盤小跌0.26%,報42,718.47點,主要受到8月累計上漲逾4%後,投資人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半導體股表現偏弱。韓股綜合指數同樣走跌,終場同樣下跌0.32%至3,186.01點,雖本週仍累計上漲0.55%,但外資持續調節,使短線承壓。
投資人持續觀望下週的美國經濟數據與聯準會政策動向。法人指出,短線若AI與半導體股不見止穩,恐怕持續影響大盤信心,建議投資人保持謹慎,避開追高,並以防禦型或高股息標的因應波動。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