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頻頻出招,不僅對全球施加對等關稅、試圖施壓聯準會降息,甚至決定投資晶片大廠英特爾、取得其10%股權。這一連串強勢動作,引發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動搖,也推升了金價持續上漲。近期市場流傳一張圖表,顯示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總市值,首次超越美國國債,這是自1996年以來首見的現象。外媒分析指出,這一現象主要來自於金價飆升,而非各國大舉拋售美債,但當黃金與美債在央行資產配置中的地位開始並列,對美元來說無疑是一個隱性警訊,也顯示美元霸權的地位正悄然被稀釋。
各國央行搶金潮 外媒揭真相
Crescat Capital總體策略師塔維・科斯塔(Tavi Costa)近日在社群平台X(前Twitter)貼出這張圖表,並直言:「外國央行目前持有的黃金市值,已正式超越美債,這可能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全球資產重新配置行動,而且才剛剛開始。」
根據《金融時報》分析指出,2025年金價在短時間內大漲約38%,推動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市值急速膨脹。根據美國財政部TIC(國際資本流動)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債總額約為3.9兆美元,而金價在隨後又上漲逾10%,使黃金儲備的總市值攀升至約4.2兆美元,首度超越美債。雖然官方數據要到10月才會完全確認,但若7至8月間央行沒有大規模增減美債部位,黃金超越美債的態勢已幾乎確定。
報導也指出,這項變化雖主要反映的是市場價格的波動,而非各國央行資產配置的劇烈轉向,但央行在結構性資產配置上的轉變已逐漸顯現。黃金之所以受到青睞,正是因其被視為「無主權風險」的資產。隨著美元日益成為金融制裁工具,國際間對其「武器化」的疑慮升高,也促使越來越多央行增持黃金,以對沖潛在的地緣政治與貨幣風險。
如今,黃金與美債並列為央行資產配置中的「核心資產」,象徵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心正在悄然轉移,美元霸權的地位,也正在逐步被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