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陳慈鈴報導

行政院於9月11日正式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並公布關於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相關辦理方式,預估最快於10月下旬開始發放。昨(2)日是桃園市議會第16、17次臨時會閉會日,民進黨市議員魏筠於臨時動議提出議案提議,桃園市政府應順應主流民意「還稅於民」,研議推動普發桃園市每人現金1萬5千元,已於議會中通過。
魏筠表示,財源部分,自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桃園市獲中央超徵稅額共計約67億元;桃園市政府標售土地、前兩年市府標售土地、去年度桃園市稅課等超收,共計273億元;115年度中央統籌分配款34億。既然桃園市政府財政仍有餘裕,還稅於民也是廣大市民喜聞樂見的。

針對「普發1萬5千元」議題,國民黨團表達支持,但普發現金所需龐大財源,應由中央政府全額補助。總召林政賢指出,桃園歷年累計短絀已高達 743億元,市府面臨財政壓力及建設需求,無力獨力普發,本席動議增加附帶決議,中央近4年稅收超徵 1兆8707億元,財源充足,建請中央負擔全額。國民黨團也呼籲中央,正視桃園市財政壓力,切勿壓垮地方財政,影響重大建設與市民長遠福祉,普發現金所需財源,應由中央全額補助。
對此,桃園市政府也回應了。《中時電子報》報導,桃市府表示,尊重議會決議,但基於財務現況,實無普發現金餘裕,將優先把資源投入捷運、社宅、長照、公托及校舍整建等重大建設與市民所需上。至於桃園市政府為何會喊沒錢?市府表示除了累積超過700億元的短絀外,為了未來5年重大施政計畫得籌編2067億元,儘管新版《財劃法》有增加統籌分配稅款,不過受到中央影響,實際挹注效益遠低於桃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