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在美中科技與地緣政治角力升溫之際,川普政府近日被曝正評估以政府資金入股加拿大稀土公司 Critical Metals,以取得格陵蘭 Tanbreez 稀土礦權益,意圖推動美國實現所謂的「稀土獨立」。國際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導,若此案成真,將使華盛頓直接插手全球稀土供應鏈最上游,成為重大戰略布局。
川普政府 插手稀土上游
據報導,Critical Metals 已向美國出口進口銀行(EXIM)申請了一筆高達 1.2 億美元的貸款,以協助 Tanbreez 開發。該公司也與美國防部支持的處理商 Ucore 達成為期 10 年的供應意向書,預計每年供應 1 萬噸重稀土精礦。
目前談判尚未定案,但知情人士指出,美國政府正考慮將 EXIM 的貸款轉為股權投資,預估可取得約 8% 股權,但若談判順利,此比例可能還能提高。《REUTERS》報導,此舉若落實,將加深美國在格陵蘭的戰略影響力,也顯示川普政府的核心目標不僅在內回流半導體產業,還要確保稀土這類關鍵材料的本土供給。
貸款轉股權談判中 或拿下 8% 控股
Tanbreez 項目目前正進入可行性研究尾聲階段,公司表示該研究已完成約 70% 進度,預期於今年第四季提交最終報告。該礦床估計資源量達數千萬噸且含有高比例重稀土,此外還伴有鎵、鉭等稀有元素。
不過開發面臨的挑戰也不少:極地氣候、偏遠地理位置、環保與許可審批複雜、以及地方自治權與主權爭議都可能拖慢進度。報導提醒,即便美國投入資金與政治資源,礦場開發與商業化的成功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隨著中美在稀土、半導體、新能源領域競爭白熱化,美國政府此舉被視為延伸國防與科技自主的重要策略。若能成功進入格陵蘭稀土供應鏈,美國或可逐步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重塑全球關鍵礦產版圖。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