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上週六揭曉,高市早苗勝出,成為史上首位女性總裁,預期將於10月15日被選為日本首相,市場解讀為「新時代象徵」。分析指出,高市被譽為「女版安倍」,她的經濟主張延續安倍經濟學路線,反對BOJ提早升息,傾向透過減稅及補貼刺激消費,政策取向明顯延續安倍派的經濟與國安思路(積極財政、量化寬鬆、減稅與現金刺激等)資金面反應積極,投資人將高市視為改革與寬鬆並行的信號,資金流入大型權值股及出口概念股,推動日經單日飆升近2000點。
日本股市創下歷史新高,象徵政治更替帶來的資金憧憬,但仍需警惕「政策蜜月期」後的現實挑戰,建議短線聚焦日經權值與軍工、金融及出口概念股的政策紅利,中長期則須關注通膨、匯率與外交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路博邁台日雙星基金經理人王昱如分析,根據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外資流入日本股市金額已達2.8兆日圓,較去年同期成長242%。除了國際資金積極布局,日本內資動能同樣強勁。以NISA (小額投資免稅制度,Nippo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 每月申購量為例,四月日股申購量達1.3兆日圓,超過去年同期的1兆日圓,年成長率上揚30%,顯示日本民眾對本國股市的信心不斷增強。
此外,近年來日本企業積極推動企業治理改革,強化股東權益、提升資本運用效率,今年第一季(4-6月)日本上市公司股票回購金額創下近15年新高。日本東證指數成分股的整體股東權益率(ROE)也從2020年的4.2%提升至2025年的8.8%,企業回饋股東的意願明確,進一步穩定股價並提升投資人的長期回報。企業治理改革不僅獲得外資肯定,也帶動本地資金加碼,形成正向循環。日股在評價上也展現高度吸引力。日本股市評價目前明顯低於歷史平均,僅17倍左右,與全球股市22倍相比等同於便宜24%,且企業獲利與現金流表現毫不遜色。
加之日本央行有望升息,金融與內需消費可望受惠。隨著關稅爭議落幕、日本經濟持續穩健成長,市場預期今年第四季日本央行有望再度升息。升息有助於很多產業的獲利提升,如金融業,因銀行及保險等機構利差擴大,資產報酬率同步提高。升息亦有助於日圓走穩,增強日本民眾購買力,帶動消費信心回升,零售、餐飲等內需產業可望受益。王昱如表示,日本股市在資金持續流入、企業獲利突出、治理改革見效、評價便宜以及央行升息政策多重利多加持下,展現強勁成長動能。無論是國際資金還是本地投資者,都看好日本市場的長期潛力。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日股機會,分享日本經濟復甦與市場成長的紅利。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