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普發1萬議題備受民眾關注,今(8)日也確定了,預計在11/17前將會進行發放作業,如何看待這1萬元,以及是否要領取?各界看法不一。今(8)日,日前投入大罷免行動的企業家曹興誠久違發聲,自曝過去三年繳交了近30億台幣的稅,結果政府打著「還稅於民」的口號,最後卻只還稅給他1萬元,詢問大家這樣的狀況是否合理?
關於普發一萬的用途,曹興誠認為,政府將普發每人新台幣一萬元,合計約2360億台幣。這筆錢如果用來補償災民損失和恢復光復鄉原貌,應該綽綽有餘。現在政府把鉅款發掉,如果還希望民眾捐款來救災,其行事未免錯亂。
曹興誠解析,普發一萬起因是國民黨用來買票,以逃避被罷免。立法院這個決議,明顯違反預算法和財政紀律,也違反憲法規定的行政權和立法權分立,行政院本應立即駁斥。結果行政院在經過「長考」之後,決定「買票不落人後」,竟然要舉債來執行普發一萬。執政黨和在野黨競相違反程序正義,也難怪綠營支持者情緒飽受打擊。
身為企業家的他透露,過去三年繳交了將近30億台幣的稅,聽說政府將「還稅於民」,一度頗有期待,如今結果卻是,繳稅30億「還稅」1 萬元。這樣的比例,讓他不禁質疑「我想弱弱的問一句,這合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