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沒有泡沫!鴻海劉揚偉:AI還沒真正開始爆發 市場規模遠超預期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AI出現泡沫化了嗎?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今日在出席「台灣週」後面對記者問答時表示,但從技術演進與產業滲透度來看,AI的發展其實才剛剛起步,未來成長空間仍相當可觀。他強調,AI技術正在從狹義人工智慧(ANI, 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逐步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應用場景也將從對話模型拓展至具備自主行動能力的智能代理系統(Agent),甚至發展出能與實體互動的「Physical AI」,對產業與社會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劉揚偉特別提到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近期提出的願景,「每週建構一個Gigawatt的AI算力」。他指出,若以單一Gigawatt基礎設施投資成本約為500億美元來估算,足見AI所驅動的算力與能源需求之巨大,也展現市場規模之驚人。「這還只是開始,AI的應用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未來潛力將更為釋放。」

針對即將在10月舉行的輝達全球開發者大會(GTC),劉揚偉也確認將親自出席,並將參加大會前的「Presidential Forum」座談活動。他也透露,屆時預計將與包括產業要角黃仁勳等人會面,但尚未透露進一步細節。

針對當前全球供應鏈關注的另一議題,中國可能加強稀土出口管制,是否將影響企業營運,劉揚偉則持審慎態度表示:「如果這種對立趨勢持續升高,當然會對各行各業帶來實質影響。但從目前觀察來看,短期內影響仍相對有限。」

儘管當前地緣政治與貿易風險仍存,但劉揚偉強調,面對變動環境,企業必須持續關注技術走向與全球產業鏈變化,並保持靈活與前瞻性布局。他認為AI在實務應用、能源需求與產業重構等方面的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鴻海未來將持續強化相關投資與策略布局,以因應下一波技術與市場變革。

稍早他在致詞時,向年輕世代分享企業成長與資本市場的密切關係。他指出,許多年輕人或創業者對金融市場並不熟悉,因此希望藉由鴻海自身的發展歷程,說明資本市場如何在企業壯大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劉揚偉提到:「今天的觀眾與我們平常接觸的粉絲非常不同。我們希望他們能從鴻海的角度理解,金融與資本市場對企業究竟有多重要。」他回顧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於1974年創業時,資本僅有新台幣20萬元,直到1991年鴻海掛牌上市時,市值僅為30億元。而時至今日,鴻海的總市值已突破3兆元。「沒有金融市場的支持,不可能有今天的鴻海。」董事長強調。

劉揚偉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分享鴻海的故事,讓更多人理解資本市場並非遙不可及。它是企業成長的夥伴,是產業升級的推手,更是社會發展的基石。」

劉揚偉詳細分享鴻海如何透過資本市場累積資金、投入技術與自動化升級。他指出,鴻海目前全集團累積長期資金達2兆6千億元,創造了8兆5千億元的企業價值,並以5千億元的資本回饋社會,體現企業與社會的雙向承擔。他表示:「鴻海目前總體資金規模已接近7兆元,這正是企業與資本市場長年合作的成果。」

劉揚偉也回顧企業成長過程:「從上市以來,我們的負荷能力、投資規模和市場能見度持續擴大。舉例來說,2006年我們在全球的帳戶大約有137個,如今已成長至233個,增長超過4000家企業。光是過去四年,我們的資本支出就累積增長超過3兆元。」

他也分享自動化帶來的效益,指出:「我們每年平均節省40%的支出,同時,人力資源也從上市初期成長了20倍,整體營收則大幅成長850倍。」這些驚人的數據,佐證了鴻海與資本市場共同推動的規模化與升級歷程。

除了企業財務表現,他也特別提到人才與年輕世代的機會。他說:「我們目前是台灣最大的雇主之一,全球員工人數近50萬人。我們的手機模組、AIS-12晶片等多項關鍵技術,在全球市場上都達到世界標準。」

劉揚偉強調,鴻海一直以來致力於透過資本市場累積能量,並將其回饋於產業升級、人才培育與社會責任實踐。他以公司從創立時營收僅2億元,成長至今日超過1.5兆元為例,指出這是一段從無到有、持續創造價值的旅程。從1991年上市至今,鴻海累計發放數千億元現金股利,並透過穩健的財務策略創造可持續的企業價值。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AI尚未真正進入各行各業,技術正從狹義邁向通用與實體智能,市場潛力龐大;他強調資本市場是企業成長的關鍵推手,鴻海從20萬創業至今市值破3兆,正是金融支持與科技投資交織的成果。(圖/記者師瑞德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