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陽明海運(2609)董事會今(16)日通過兩項重要決議,一是購置南港新建辦公大樓,補足七堵總部空間不足問題;二是子公司光明海運將新建4艘環保大靈便型散裝船,提前汰舊換新。兩項布局同步啟動,展現陽明從辦公空間到船隊戰力的全面升級策略,穩健迎接全球航運與永續挑戰。
在面對全球海運競爭、地緣風險與數位永續轉型等多重挑戰下,陽明海運於今(16)日召開第406次董事會,拍板兩項重大策略性決策,購置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新建辦公大樓作為公司第二辦公空間,並同步通過其子公司光明海運布建4艘節能環保大靈便型散裝船。此舉不僅回應七堵總部長期空間不足與設施老化問題,更展現陽明對航運主業布局、資產韌性與永續轉型的積極態度,雙軌齊發,朝下一階段營運升級邁進。
因應總部所在的基隆七堵大樓屋齡老舊、漏水嚴重,且空間早已無法支撐擴張中的業務規模,陽明海運董事會通過購置新辦公大樓,做為企業第二據點。該新址位於台北市南港區昆陽街60巷,預計於2025年底交屋、裝修後於2026年啟用,將作為陽明海運行政部門的新辦公空間,有效紓解當前總部空間緊繃問題。
陽明海運表示,儘管新增辦公空間,總公司仍將繼續設於七堵,而此次新辦公室規劃,則是回應業務發展與人力擴編所需,並預留空間強化船員訓練專區及整合未來全球備援中心運作。新大樓鄰近昆陽捷運站,交通便利,有助於招募與留才;加上該地段未來開發潛力可期,亦有助提升資產價值與財務調度彈性。
除了南港新大樓,陽明未來將針對七堵總部持續整修與功能強化,並搭配台北市重慶大樓與基隆市信一路之辦公空間,整體規劃集團總部與行政體系,建立長期穩健的營運基地。
除了辦公場域優化,陽明海運亦積極強化海上主力。董事會同步決議,授權子公司光明海運啟動4艘大靈便型(Supramax)散裝船新造計畫,船型設計將兼顧節能、環保與高效率營運,預計可進一步降低油耗與溫室氣體排放,提升光明海運面對IMO(國際海事組織)未來法規的因應彈性。
光明海運目前船隊包括6艘自有巴拿馬型船、4艘大靈便型船,以及1艘長租的海岬型船,主要以船舶租賃為營運模式。考量部分現有船舶即將屆齡汰舊,提前新造不僅有助維持船隊競爭力,也能精準掌握未來散貨需求成長趨勢。
尤其大靈便型船因其船型彈性,能靈活承載煤炭、穀物、肥料、礦物與鋼品等主要與次要散裝貨品,是目前市場需求穩定的主流船型之一。本次新造計畫也呼應陽明海運對多元船隊配置與市場敏捷反應的持續策略,讓光明海運成為集團在散裝航運領域的重要支柱。
陽明海運強調,面對全球航運市場起伏,企業正持續強化資產配置與營運效率,除鞏固貨櫃主業優勢,也透過數位轉型與人才布局,厚植整體競爭韌性。此次董事會通過的兩項關鍵布局,不僅回應內部組織需求,也體現陽明海運對未來十年願景的積極準備。
根據規劃,陽明海運將持續以穩健步伐推進節能船舶、數位轉型與人力強化三大核心任務,朝2032年全球市場運能佔比達3.0%至3.5%的長期目標邁進,並在航運全球化與永續治理趨勢下,建立新世代的「海陸雙引擎」。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