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隨著AI巨頭輝達(NVIDIA)全球擴張腳步加快,市場傳出其極可能落腳台北內湖的T17、T18科技廊帶,引爆「輝達效應」席捲科技與不動產雙重熱區。國內相關供應鏈與研發基地的空間布局隨之備受矚目,而坐擁戰略位置的國有土地,也因此成為政府政策優先盤點的焦點。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下稱國產署)順勢加快推動閒置公用地接管與活化,近期鎖定北市北投、士林區釋出重要標的,盤點轉作社會住宅基地,為未來產業與生活需求同步鋪路。國產署指出,北投區原華僑會館用地與士林區舊警察局土地,均已啟動評估作業,評估納入社宅規劃,預期將與未來AI產業園區形成生活與產業互補的「雙軸新核心」。
北投區的華僑會館,原由交通部觀光署經管,佔地約6,716平方公尺,建物總面積達14,682平方公尺,鄰近北投溫泉特區,交通便利、機能成熟。該地原規劃作為展演與旅遊服務空間,然因政策調整及公用需求改變,國產署已於今(114)年主動接管,並洽請國土署評估改作社宅使用。
另一處位於士林區的土地,原由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管理,面積約3,868平方公尺,原建物老舊、已遭民眾陳情,拆除後空地閒置。國產署與地方政府合作,研議導入停車塔、社區服務據點或社宅建設等方式進行活化,並獲得國土署回應該址適宜納入社宅興辦評估。
國產署強調,近3年接管已無公用用途的國有公用不動產,每年平均達1,903公頃,並優先配合中央社宅政策作為基地規劃來源。不僅回應社會住宅缺口,更能使低效閒置資產發揮最大價值。透過策略性活化與跨部門合作,推動社宅、長照設施、地方建設等政策落地,有助於國家資產管理走向全方位治理。
國產署副署長李政宗表示:「我們不是只在管理土地,而是在促成社會機能的再配置,讓國有資產真正成為公共利益的槓桿。」他指出,國產署不僅盤點閒置用地,更透過指定用途地上權方式,積極導入長照、社福、AI產業等公共與半公共用途,讓國家資產與現代城市需求接軌。
其中最受矚目的案例之一,是高雄市左營區一筆國有土地,國產署本月正式決標予心橋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批「指定長照產業地上權」落地案之一。這筆權利金高達新台幣6,660萬餘元,得標業者規劃引入日間照顧中心與團體家屋兩種長照機構型態,並搭配匹克球、羽球、網球等多功能運動設施,打造高齡者健康促進場域。
李政宗指出,該案除回應高齡化需求,也展示「地上權活化」的可行性。他補充:「這不只是單純的興建照護設施,更是一種社區照顧模式的嶄新實驗,從預防、復健到復能都能在地實現,未來將成為全台示範指標。」
據了解,該計畫結合愛鄰長照社團法人,以「健康促進、延續性照顧、醫養結合、在地化服務」為理念推進,並已著手規劃長照機構籌設,預計簽約後依照契約期程辦理設立許可申請。
展望未來,國產署將持續盤點潛力地點,精準釋出具規模、具位置優勢的國有土地,配合社會住宅、長照、地方創生、AI落地等國家政策,打造出資產價值與公共效益兼具的活化案例。李政宗強調:「從社宅到長照,從AI園區到智慧城市,國有地就是國家資本最厚實的一張底牌,我們要讓它打出最有價值的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