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還敢ALL IN?台股「提款三寶」曝光!仁寶、華新、友達慘列拋售榜首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外資單週狂賣台股323.68億元,仁寶慘遭砍6.34萬張居賣超榜首,華新、友達也淪為提款對象;但華邦電意外翻紅,獲買超6.74萬張,鴻海與凱基金緊追其後,成資金新寵。外資用鈔票轉向,你跟上了嗎?(示意圖/PIXABAY)
外資單週狂賣台股323.68億元,仁寶慘遭砍6.34萬張居賣超榜首,華新、友達也淪為提款對象;但華邦電意外翻紅,獲買超6.74萬張,鴻海與凱基金緊追其後,成資金新寵。外資用鈔票轉向,你跟上了嗎?(示意圖/PIXABAY)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動盪、投資氣氛轉趨保守,台股上週遭遇外資明顯調節壓力。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數據,外資在集中市場於10月20日至23日期間,總計買進5,956.92億元、賣出6,280.60億元,單週賣超金額高達323.68億元,為近期明顯的外資賣壓訊號。

這波調節潮下,老牌電子大廠仁寶首當其衝,遭外資大幅拋售,單週賣超張數高達6.34萬張,成為外資眼中最大的提款機;同時,華新與友達也分別被賣出5.28萬張與5.05萬張,顯示外資對傳產與面板類股仍保守以對。

然而,並非所有個股都遭遇撤退命運。在記憶體產業復甦的預期下,華邦電成為外資逆勢加碼的焦點,上週大舉買進20.26萬張、賣出13.52萬張,淨買超達6.74萬張,居全市場之冠。鴻海與凱基金亦分別獲得5.58萬張與5.13萬張的淨買超,顯示外資資金仍在挑選具備基本面支撐與未來成長性的標的進場佈局。

觀察今年以來外資動向,截至10月23日止,外資在集中市場的累計買進金額達26兆7,659億元,賣出金額則為26兆9,162億元,全年仍維持1,503億元的累計賣超態勢,顯示市場資金動能依舊審慎。

儘管外資短線賣超態勢明顯,但截至上週收盤,外資持有台股市值仍高達42兆5,144億元,占整體上市股票市值的47.84%,較前一週略增近2,000億元,顯示在高權值股與部分長線看好標的中,外資仍維持高度參與。

市場專家分析,近期美債殖利率走高、美元轉強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皆對新興市場資產造成壓力,外資短線出現調節實屬正常。不過,部分具基本面支撐的電子權值股與AI、記憶體概念股仍有機會吸引中長線資金流入,後續外資操作方向值得持續觀察。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