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普發現金】開放預先登記 普發現金1萬五大管道與六類人領取資格曝
  • A-
  • A
  • A+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政府因應國際情勢拍板普發現金1萬元,財政部表示預算公布一個月內啟動發放,並將在七個月內完成。(圖/財政部提供)
政府因應國際情勢拍板普發現金1萬元,財政部表示預算公布一個月內啟動發放,並將在七個月內完成。(圖/財政部提供)

 

「全民普發現金」政策,這次金額直接拉高至每人1萬元!對比去年6千元,此舉被視為史上最有感的現金補助,全民高度矚目,網路更掀起「怎麼領」「什麼時候發」的瘋狂討論。

誰能領取一覽 六類人可領

財政部表示,發放資格比照去年普發6千元辦理,凡是國內現有戶籍國民、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取得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大陸港澳與外籍配偶,以及政府派駐海外人員及具國籍眷屬,都能領取。換言之,絕大多數人都在名單內,真正落實「全民有感」。

一、發放對象

依據行政院公告,以下六類人員可領取普發現金:

1.國內現有戶籍國民。

2.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

3.取得永久居留許可的外國人。

4.大陸地區、港澳、外國人為我國國民的配偶,並取得居留許可者。

5.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我國國籍之眷屬。

6.115年4月1日至4月30日於國內出生的新生兒(具我國國籍者)。

為紓解登記人潮,11月5日至11月9日採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尾數分流,每天開放2組尾數的民眾登記,5日可登記尾數為0、1,6日為2、3,7日為4、5,8日為6、7,9日為8、9。

11月10日起開放所有民眾登記,11月13日起開放修改、核驗登記資料;登記系統開放至2026年4月30日止。

 

普發現金受惠五類人,國民、無戶籍國民、外國人、陸港澳配偶,以及駐外人員與眷屬皆可領取。外加行政院公告的,最後一類為115年4月1日至4月30日於國內出生的新生兒(具我國國籍者),一共有6大類人,皆可領取普發現金1萬元。(圖/財政部提供)
普發現金受惠五類人,國民、無戶籍國民、外國人、陸港澳配偶,以及駐外人員與眷屬皆可領取。外加行政院公告的,最後一類為115年4月1日至4月30日於國內出生的新生兒(具我國國籍者),一共有6大類人,皆可領取普發現金1萬元。(圖/財政部提供)

 

五大管道 方便領

這次發放方式與去年相同,規劃五大管道: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櫃檯領取、直接入帳,以及特定偏鄉或矯正機關造冊發放。財政部強調,這套流程民眾已熟悉,操作簡單快速,避免去年領取初期的混亂。

時程未定 小心詐騙猖狂

 

財政部公布五大管道,登記入帳、ATM、郵局、直接入帳與造冊發放,民眾可依需求方便領取1萬元。(圖/財政部提供)
財政部公布五大管道,登記入帳、ATM、郵局、直接入帳與造冊發放,民眾可依需求方便領取1萬元。(圖/財政部提供)


不過,具體發放時程仍須待特別預算公布後一個月內才會展開,並於七個月內完成。這段空窗期卻已被詐騙集團盯上,假冒網站、釣魚簡訊層出不窮。政府嚴正呼籲,相關領取平台尚未開放,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切勿洩漏個資與帳號密碼。


雖然「普發1萬元」聽來振奮人心,但市場專家提醒,這項鉅額支出高達2360億元,財源來自特別條例與預算調度,後續如何平衡財政與經濟韌性,仍是政府必須面對的考驗。對民眾來說,最期待的就是這筆錢能否如期落袋,真正發揮安定民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