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存股族崩潰!補充保費新制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曝真實影響幅度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明年將修「健保法」,將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從現行的每月結算改採年度計算,一年累計逾2萬就要收取。(圖/資料照)
明年將修「健保法」,將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從現行的每月結算改採年度計算,一年累計逾2萬就要收取。(圖/資料照)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明年將修「健保法」,將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從現行的每月結算改採年度計算,一年累計逾2萬就要收取。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證實,估計影響高達480萬人,最快民國116年上路。引發外界熱議,更有存股族股民崩潰哀號。石崇良今(6)日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坦承並沒有問金管會,但也不希望影響股市,不過他也說這幾年補充保費股利所得佔約20%,所以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對於補充保費將修法,衛福部長石崇良(左)今日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對於補充保費將修法,衛福部長石崇良(左)今日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現行二代健保,除了收取一般保費之外,還針對六項特定所得(或收入)金額達新台幣2萬元以上,而未超過1000萬元部分,收取2.11%的補充保費。此六類包括利息所得、股票股利、租金收入、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及全年累計超過當月投保金額4倍以上的獎金。

石崇良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拋出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修法,在不漲健保費下提出「補充保費」三大改革,包括:股利、利息、租金所得改採年度結算、單筆扣繳上限1000萬提高到5000萬、高額獎金扣費門檻調整為最低工資的四倍。預計明年提修法、最快116年上路。

衛福部今日中午舉行臨時記者會,部長石崇良、社保司代理司長陳真慧對上述將修「健保法」做進一步說明。

石崇良表示,整個健保財務要永續發展,在整個財務上要尋求公平合理,目前保費收入75%來自一般族群、即薪資收入者,補充保費僅占據9%,希望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檢討付費公平性、調整財務結構。

他說,這次補充保費改革三重點,主要是希望把收取上限天花板打開、針對獎金起徵點拉為一致、以及導入結算機制,避免拆單現象。直言提早做改革主要是希望減緩影響最多人的「一般保費」調漲,當然也不可能永遠不調整一般保費,不過希望未來是在財務結構更公平的情形下再調整。

石崇良進一步解釋,上述三項改革都是為了公平性,以獎金為例,過去起徵點以投保薪資的四倍為基準,如出現月收10萬元者,獎金要超過40萬才會收取,而領3萬元薪水的上班族,獎金超過12萬就要收取,很明顯產生不公平。另外,導入結算機制,也是為了避免像1000萬存款拆成10張百萬定存單後,出現連一塊錢的補充保費也收不到的情形。「這次導入結算機制,就是避免規避、也有公平性。」

媒體詢問,是否會進一步和金管會溝通細節,石崇良直言,這幾年台灣股市很不錯,「我也不認為會影響到多大」,雖沒有正式跟金管會聊過,但請教財務專家是有的。後續整體都會持續溝通,當然不希望影響股市,這幾年補充保費股利所得佔了20%,所以當然也希望股市很好、股利很好,接下來還要進行法規預告,這部分規定需要60天,所以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完成修法,預計後年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