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變相加稅!二代健保擬課獎金2.11% 網友炸鍋:課得比定存高!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衛福部預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草案,利息、股利、租金年累計逾2萬元與獎金超過基本工資4倍,擬課2.11%。最快116年上路、非明年。網友批「變相加稅」,要求白話版說明RSU、獎金認定與門檻影響,投資與薪酬設計恐需重算。(圖/資料照片)
衛福部預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草案,利息、股利、租金年累計逾2萬元與獎金超過基本工資4倍,擬課2.11%。最快116年上路、非明年。網友批「變相加稅」,要求白話版說明RSU、獎金認定與門檻影響,投資與薪酬設計恐需重算。(圖/資料照片)

 

 

衛福部預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最快民國116年實施。草案方向把一年內「利息、股利、租金」合計超過2萬元、以及「獎金超過基本工資4倍」的部分,納入2.11%補充保費。消息一出,科技業與高股息投資族在網路開嗆,質疑「變相加稅」與「認定門檻不合理」,要求官方把計算方式、適用對象與時程講清楚。

不少人直球丟問制度正當性。有人怒嗆:「領分紅或買股票的人比較容易生病嗎?否則為什麼是挑這些人課?」更有人酸爆「因為他們沒有分紅所以就挑分紅的課?」

另一派則強調能力負擔原則,主張高收入的人多繳合理,但同時要求制度一致性:若健保要反映健康風險,為何不優先處理與醫療支出關聯更高的「行為稅」?有網友質問:「為什麼不多課一點煙稅、酒稅、糖稅、飲料稅?這和健保才有直接關聯啊!」

討論最火熱的,是兩道門檻。第一道是「年內利息、股利、租金累計超過2萬元」。高股息派直言:「2萬很難不中,買啥高股息的,我看明年全賣光光。」房東族也擔心在續約時被迫反映成本。

第二道是「獎金超過基本工資4倍」。科技業反應強烈:「之前是超過四倍的月薪,現在變成超過基本薪的4倍就要課?那保14的那兩個月就會被課到了。」也有人抱怨政策訊息混亂:「今年就被課了不是?」甚至更不耐:「為何不直接漲保費就好啊,搞這些有的沒的。」

不少留言把炮火指向健保本體與醫療行為。有人點名:「診所看病一堆庸醫洗健保錢的,能不能重新考核?」並批評過度就醫:「沒病一直看病去醫院聊天的老人家,要不要好好review?」另有人直言這些年只是「擠牙膏式」輪流調整:「健保費調整肯定會一直循環,今年月薪上限調整 再來就是補充保費調整,會這樣持續下去。」

也有理性派跳出來滅火,提醒「上面不是寫116年嗎?明年要課個毛喔,而且這個也只是草案,個人覺得不太可能會過。」但反方回嗆政府溝通失靈,才讓市場產生單邊預期與恐慌。「稅都超徵幾千億了還課個屁」、「不敢漲保費只會做些小動作」等語氣強烈的貼文,在討論串中反覆出現。

若新制定案,資本市場勢必出現重新試算。高股息投資人得把「年度累計」納入現金流規劃;房東可能在租約反映新成本;科技業等高獎金族群,會更在意「發放時點、形式」與「是否觸及基本工資4倍門檻」。也有人自嘲選擇「用腳投票」:「2.11%比銀行利息還多欸,靠北喔。」另一邊則把焦點放回財政紀律與公平:「說真的,如果獎金原本就沒被收過補充保費,應該先考慮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