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台灣社會加速邁入超高齡化,職場勞動力版圖正全面重塑。104人力銀行旗下104高年級今(12)日最新發布《2025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的新思維白皮書》揭露殘酷真相:儘管標示歡迎或曾邀請中高齡面試的企業比例已提升至54%,但實際友善中高齡的職缺卻僅有28%,仍不到三成。
104高年級總經理吳麗雪指出,企業普遍認為聘僱中高齡的最大難題是「薪資過高」,且擔心公開標示「歡迎中高齡」會影響年輕人應徵意願。這種「想太多」的心態,讓企業在招募資訊上鮮少標註友善字眼,導致中高齡人才誤以為自己被排除在外,企業也因此錯失優質的資深戰力。
白皮書指出,企業普遍對中高齡求職者存在三大誤解:認為他們會提出較高薪資(42%)、職務內容不適合(35.6%)、或公司形象應以年輕人為主(15.2%)。
然而,實際詢問中高齡求職者,他們最在意的條件依序是:
1、工作地點便利性(51.9%):占比最高,遠超其他因素。
2、薪資(34.6%)。
3、工作與生活平衡(31.2%)。
這顯示,「地點便利」與「生活彈性」才是中高齡求職的關鍵參考指標,薪資並非唯一考量。企業顯然嚴重錯估了中高齡族群重視家庭與生活的真實心聲。
更戲劇化的是,企業擔心友善中高齡的「標籤」會嚇跑年輕人,但事實恰好相反!白皮書調查發現,高達93.7%的40歲以下年輕人,對於友善中高齡企業持正向或中立態度。
其中,有超過三成(30.7%)的年輕人,會因為企業具備多元包容力而「直接提高應徵意願」,另有三成(30.8%)表示對企業印象加分。這證明了「中高齡友善不是標籤,而是加分」—企業的友善政策反而能吸引注重多元價值的新世代。
吳麗雪總經理強調,將中高齡納入人才策略能為企業帶來實質幫助。根據104數據,僅招募40歲以下求職者的企業,平均需花費71.8天才能找到員工;但若企業同時招募40歲以上求職者,招募天數可大幅縮短到52天,整體時效提升28%。
當中高齡成為企業人才的重要戰力,104高年級總經理吳麗雪提出「T.A.L.E.N.T」行動藍圖,透過「轉型、共融、再學習、留任、科技融入、信任」六大步驟,讓年齡成為企業競爭力。她呼籲企業應從「人才永續」的角度重新審視中高齡人才的角色與價值,實現:「人生智慧 × 人工智慧 = 企業雙贏新常態」。
歡迎下載《2025超高齡社會企業人才永續的新思維白皮書》:https://104senior50plus.pse.is/8abf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