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460億扶持!紡織業順差988億元 經長讚:大家看起來賺很多!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經長龔明鑫指出,台灣紡織業產值逾3,300億元、順差988億元,為第3大順差產業。面對關稅、匯率、用工與碳費壓力,政府編列460億元支援研發、金融與市場開拓,並啟動跨國勞動力方案;紡織列高碳洩漏,碳費上路前兩年打2折,協助產業穩健轉型。(圖/行政院提供)
經長龔明鑫指出,台灣紡織業產值逾3,300億元、順差988億元,為第3大順差產業。面對關稅、匯率、用工與碳費壓力,政府編列460億元支援研發、金融與市場開拓,並啟動跨國勞動力方案;紡織列高碳洩漏,碳費上路前兩年打2折,協助產業穩健轉型。(圖/行政院提供)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2)日出席「紡拓會50周年會慶國際紡織論壇」致詞表示,台灣紡織業產值超過新台幣3,300億元、貿易順差達988億元,是我國第3大貿易順差產業。面對關稅、匯率變動與勞動力、碳費等新挑戰,政府已備妥多項支援工具與配套,將協助產業穩健轉型、強化國際競爭力。

龔明鑫指出,紡拓會自成立以來與產業並肩前行,從早年管理出口配額,到2005年後轉型為推動升級的重要平台。近年更將重心放在永續環保、機能性應用、個人防護、智慧紡織及製造技術等領域,並積極辦理海外拓銷與展會,讓全球看見台灣紡織的軟實力與研發能量。「台灣紡織是賺錢產業,更是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他強調。

具體數據方面,2024年國內紡織成衣工廠約4,300家、從業人員約14萬人,產值逾3,300億元、順差近千億。龔明鑫表示,這代表企業選擇「根留台灣」,把關鍵技術與高值化研發留在本地,同時投入永續材料與高階布料開發,讓產業在多變的國際情勢中仍能穩步前進、持續發光。

他並提到,紡拓會自1997年起籌辦的「台北紡織展」已成亞洲指標性展會之一,持續帶領廠商參展、辦理洽商會,為產業開拓市場。這正是總統賴清德所倡「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的典範案例。

就產業所關切的風險與成本,龔明鑫說,政府了解關稅、匯率帶來的壓力,經濟部已編列約460億元預算支援產業發展,涵蓋金融協助、研發補助、國際市場開拓與匯率避險等工具;另成立產業輔導團,提升中小微企業的技術與研發量能。他也以輕鬆語氣補充,「不過聽起來紡拓會成員都很有錢,好像不太需要金融支持,大家都賺很多」,場面一度掀起笑聲。

在勞動力與碳費議題上,龔明鑫表示,行政院已通過「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協助產業補足人力缺口;碳費部分,經濟部與環境部協調,紡織業在碳費上路前兩年將被認定為高碳洩漏事業,碳費按「2折」收取(即收取原額的20%),讓企業有更平順的轉型緩衝期,在降碳與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

龔明鑫總結,台灣紡織具備完整供應鏈、研發實力與全球客戶基礎,政府會以資源、制度與國際布局全方位協助,讓這個「第3大順差產業」在永續世代持續壯大,並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占有更關鍵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