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美國也要普發現金了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突然在社群平台以一句「people that are against tariffs are fools」(中譯:反對關稅的人都是傻子。)為開場,接著文末宣布要把關稅收入直接回饋給全體美國人,每人至少可領 2,000 美元(約新台幣 6 萬 2 千元)。
乍看之下像是場「天降紅包雨」,但外媒卻一致點破:這波操作不是經濟政策,是川普在地方選舉慘敗後端出的「政治牛肉」。
更荒誕的是,川普的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受訪時竟回應:「我不清楚此事,總統還沒有跟我討論過。」也就是說這紅包連白宮內部都措手不及。
地方大敗成壓力鍋 川普深夜拍桌:給人民看得見的東西
《The Guardian》、《Daily Kos》等多家外媒毫不保留批評川普的政治盤算,直指這場「普發現金秀」與共和黨在地方選舉的慘敗時間點高度吻合。
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加州、紐約市等地的選舉結果顯示,民主黨從市長、州長到法院席次幾乎全線獲勝。白宮內部氣氛據稱「比政府關門還低迷」。

外媒報導,選後當晚川普立刻召集幕僚開深夜閉門會議。他的第一句話,據說非常直接:「人民生氣了,我們要給出他們看得見的東西。」於是乎,一項金額聽起來超誘人的「6 萬紅包計畫」就這樣被推上檯面。
最高法院審查 IEEPA 川普喊普發根本淪「空中牛肉」
然而外媒警告,問題比想像中更大。因為川普宣稱的「關稅紅包」完全建立在一個不確定的地基上——因為,關稅本身能不能收,都還沒有定論。
美國最高法院 11 月 5 日針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開庭辯論,核心問題就是:川普是否有權用 IEEPA 來徵收高額關稅?還是早就「越權」?在辯論中,多名大法官引用「重大問題原則」,直言關稅已接近「稅收」性質,因此應由國會授權,而不是行政部門自訂。更驚人的是,外媒注意到:美國政府在辯論中態度異常保守,甚至多次暗示已有「敗訴準備」。

若關稅不能徵收 哪來因關稅而生的紅利普發給美國人?
川普喊的「2,000 美元紅包」原本就依賴關稅當金流來源。
所以萬一最高法院真做出裁定——
❌ IEEPA 不適用
❌ 關稅徵收違法
❌ 或政府必須返還過去徵收的部分金額
那麼最大的真相就是:
沒有關稅 → 就不可能有關稅紅利 → 6 萬紅包根本不可能存在。
外媒形容這次普發現金的作用並不是要「真的發錢」,而是川普在選後用來:
- 轉移焦點
- 吸引選民注意
- 重建支持度
是一份「喊爽用」的大牛肉,而不是實際可執行的財政方案。
紅包能否成真仍存變數 但川普已奪回話語權
美國財經與政治媒體普遍指出,這份「六萬元紅包」更像是一項政治策略,目的大於內容本身。關鍵在於,無論最終能否發放,川普已成功將公共討論從「共和黨地方選舉慘敗」拉回到由他主導的普發現金議題。
外媒分析,紅包實際落地仍需經過最高法院、國會與財政部多重審查,且每一項都充滿變數;然而川普在政治操作上已搶得先機。選民開始聚焦於政策細節,例如資格、金額與時程,而非延續對選舉結果的負面情緒。
也就是紅包能不能成真,還有3大關卡要闖(法院、國會、財政部)不確定因素極高。但唯一確定的是,川普已經成功把話語權搶回來——讓美國人先討論「怎麼領六萬」、「誰可領六萬」,而不是「共和黨怎麼會輸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