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低薪房價拖住? 人力銀行調查曝不婚不生成社會結構難題
  • A-
  • A
  • A+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少子化持續加深,背後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受到低薪、房價、生活成本與世代價值變化等多重面向交互影響。(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台灣少子化持續加深,背後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受到低薪、房價、生活成本與世代價值變化等多重面向交互影響。(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台灣少子化持續加深,背後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受到低薪、房價、生活成本與世代價值變化等多重面向交互影響。1111 人力銀行公布最新調查指出,青年世代在薪資與居住壓力下,婚育意願普遍延後,但專家提醒,這是一場橫跨世代的社會結構挑戰,需要政府、企業與家庭共同面對,而非簡單歸咎於某一方。

日本更是有項統計數字指出,日人的比例已正式來到死亡交叉,不婚不生比率已超過50%。除了房價與收入外,部分年輕人也坦言『我想先享受單身生活』,顯示婚姻育兒不是當下優先選項之一。

青年租屋負擔沈重 購屋能力持續被壓縮

調查顯示,43.5% 的單身族自評「完全不可能買得起房」,僅 5.9% 認為能負擔。租屋族每月平均房租達 15,603 元,占薪資三成以上。專家指出,這類結構壓力若未被改善,年輕人自然不敢貿然進入婚育階段,但這並不等同於「不想成家」,而是「不敢冒進」。

婚育延後反映生活壓力 非單純拒絕生養

超過半數受訪者坦言收入僅能養活自己,導致單身不婚成為不得不的選擇;67.3% 甚至因經濟壓力放棄生育念頭。除了財務負擔外,職場彈性不足、照顧資源不均也成為婚育的顧慮來源。學者強調,少子化不是某一個世代的錯,而是整體環境變化所形成的必然結果。

政府推動友善托育與居住政策 盼補強青年信心

專家認為,政府這幾年陸續加碼托育補助、推動社宅與居住政策,目的正是減輕年輕世代的負擔,讓婚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門檻。同時,企業若能響應更友善的職場政策,如擴大育嬰留停、彈性工時等,也能有效提升年輕人的家庭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