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聯準會10月再度降息一碼,會議紀錄偏鷹讓台美股市近期走勢更顛簸,也讓市場一度擔心AI投資是否「過熱」。不過野村投信指出,輝達最新財報大幅優於預期,並上調展望,顯示AI需求並未轉弱,反而讓「泡沫疑慮」降溫。野村認為,台股基本面仍穩,11月21日的回檔主要是國際資金波動與技術面修正,短線震盪難免,但中長期AI趨勢未改,2026年仍可望延續主流地位。
野村高科技基金及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AI「軍備競賽」持續升溫,Meta、Microsoft、Alphabet與Oracle等美國雲端巨頭不只擴大資本支出,甚至透過發行最長達40年的超長期公司債籌資,反映AI基礎建設需求是結構性、不是一時題材。野村投信強調,大型科技企業本業穩健、自由現金流強,足以支撐高額投資,也提升在波動環境下的抗壓能力,因此現階段AI泡沫風險仍屬低檔。
謝文雄指出,美股第三季財報顯示,雲端業務維持高速成長,AI已逐步轉化為營收與獲利貢獻,證明投資正在落地。依市場預估,全球AI資本支出到2026年可望達4,8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資料中心、伺服器、網路設備與半導體製程等基礎建設端。台灣具備從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散熱與電源管理的完整垂直整合生態系,仍是全球AI供應鏈關鍵受益者。
在產業面,野村投信點名記憶體是AI推論擴張下的代表。隨著AI應用從訓練走向大規模推論,HBM供應短缺已外溢到企業級SSD、QLC NAND甚至傳統HDD,缺口可能一路延續到2026年底。野村觀察,第三季記憶體報價全面上漲,主因是供不應求,記憶體產業正從過去的周期性走向AI驅動的「超級週期」,相關業者營運動能有望持續加溫。
展望2026年,野村投信認為,雖然聯準會偏鷹、淡化市場對快速寬鬆的期待,但通膨趨勢穩健、就業放緩,降息理由仍在;加上Fed對經濟評估上修為「持續溫和擴張」,軟著陸格局確立,對風險資產仍偏正面。野村股票池預估台股獲利可成長約21.5%,其中電子類股成長幅度最大、約23.3%。台積電也看好2024到2029年AI加速器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達45%到50%,並上修資本支出以擴產先進製程與封裝,帶動設備與測試鏈續旺。除半導體外,AI伺服器相關零組件如散熱、BBU(電池備援系統)、電源管理、PCB、CCL、機殼與滑軌等需求同步提升,成為另一波成長動能。
野村投信強調,AI不是短期題材,而是科技產業長期成長主軸。面對短線波動,投資人可鎖定受惠AI、且具穩健獲利能力的企業,透過分批或定期定額布局台股主動式科技基金,把握AI長期成長機會。野村建議聚焦族群包括AI伺服器、散熱、BBU、電源管理、PCB/CCL、記憶體、載板、半導體先進製程與ASIC等,作為中期配置的主要亮點。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