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至2030年AI半導體市場預計維持24%年複合成長率。(圖/中信投信)
2025年初,兩大黑天鵝事件震撼資本市場。中國AI新創公司 DeepSeek 橫空出世,美國總統川普則迅速啟動新一輪關稅戰,造成市場短期動盪。然而,隨著創新應用持續拓展,AI 產業發展前景依然樂觀。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領先指標,七大工業國(G7)景氣可望持續復甦,工業、車用與民生消費等低基期產業具備成長潛力。長期來看,半導體產業仍擁有向上動能。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與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已公告第一階段分配評價結果,除息交易日為 2 月 18 日,投資人於 2 月 17 日買進並持有即可參與除息,3 月 17 日將進行收益分配。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指出,2025 年台灣半導體產值預計達新台幣 6.17 兆元,年成長率達 16.5%。晶圓製造業預期成長 20.1%,IC 設計與封測業分別成長 10.2% 和 12.7%。推動成長的三大因素包括:
AI 基礎建設擴張:微軟、亞馬遜等全球雲端服務商陸續宣布上調資本支出,展現對 AI 投資的信心、工業與車用需求回升:隨著庫存調整接近尾聲,AI 技術也將帶動消費性電子換機潮、產業基本面轉強: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至 2030 年 AI 半導體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 24%。
此外,外資去年 12 月於台股市場買超新台幣 457 億元,其中半導體產業買超達 1,187 億元,顯示國際投資人對台灣半導體的信心大增。國發會公布的景氣信號分數也上升至 34 分,反映出 AI 應用需求持續推升產業景氣。
張圭慧表示,儘管川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加徵關稅,台達電(2308)、廣達(2382)等 00894 ETF 成分股短期內面臨挑戰,但相關企業已積極調整供應鏈,預期能逐步化解風險。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