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程正邦報導
▲台積電是台股護國神山,光是利息收益就打趴96%上市櫃公司。
台積電不只是全球晶圓代工霸主,更展現高效率資金運用實力。根據2024年財報顯示,台積電帳上現金及短期金融資產總額高達2.4兆元,堪比中型金控規模。令人關注的是,這筆資金並未投入高風險資產如股票或虛擬貨幣,而是精準布局金融公司債,光是利息收入就為公司帶來872億元收益,超越國內96%的上市櫃公司全年營收。
根據財經分析平台「股人阿勳」在社群發文指出,台積電已成立名為「TSMC Global」的海外投資控股公司,並從台灣大型金控挖角專業操盤團隊,專責管理巨額資金。這家投資子公司除能以美元編製財報、避免匯率波動侵蝕獲利外,還能在美國當地直接操作美元資產,進一步提升靈活度與成本效率。
專家指出,台積電將利息收益納入企業營運策略核心,兼顧資產安全與報酬效益,策略上遠比一味追求高風險報酬更具長期穩定性。
不同於傳統企業將閒置資金配置於政府公債,台積電選擇收益更高的金融公司債券作為資金停泊的首選。根據阿勳分析,金融債具備三大優勢:首先,其殖利率通常高於政府債,能有效提升資金運用效益;其次,多數發行金融債的機構如銀行、金控公司信用評等良好,違約風險低;再者,中短期存續的金融債波動小、流動性高,利於大型企業隨時調度資金。
此外,在美國等成熟市場,金融債的規模與交易深度充足,適合像台積電這類現金充沛企業進行策略性配置。
財報顯示,光是2024年度的利息收入,台積電就穩穩賺進872億元,已超越台灣上市櫃公司中的九成以上。根據《商業周刊》分析,這筆收入不僅補足資本支出週轉,也成為股東穩定股利的來源之一,進一步強化投資人信心。
資深財經記者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包括美中科技戰、通膨壓力與升息循環,台積電選擇在利率尚高時大量配置金融債,不僅掌握了良好收息時機,也展現企業對風險控管的深厚能力。
▲阿勳公開台積電利息收益。(圖/翻攝自股人阿勳臉書)
台積電的資金管理規模已足以比擬中型銀行,策略上更趨向「專業機構化」操作。有鑒於其龐大外銷收入及國際布局,透過海外子公司進行投資與風險避險,已成為其強化財務體質的核心措施之一。
學者指出,這類操作除了可避免將大筆資金匯回國內造成匯損,也有助於全球資金調度與稅務規劃,使其在面對高資本支出的未來擴廠計畫時,擁有更強財務彈性。
「在市場高度不確定的年代,穩定現金流比追高報酬更重要。」阿勳強調,這是台積電選擇金融債的重要邏輯,也值得所有企業與個人投資者借鏡。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如何妥善運用閒置現金、兼顧風險與報酬,已不只是會計技巧,更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戰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