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佩琪/台北報導
▲泰豐輪胎吳姓工會代理理事長、黃姓經理等人涉內線交易,訊後移送北檢複訊。(圖/資料畫面)
上市公司泰豐輪胎股份有限公司(2012)傳出內線交易。該公司於2023年2月10日發布重大訊息,表示受美國商務部反傾銷關稅影響,將營收高達9成的桃園市中壢觀音廠暫時全面停止生產。檢調獲報,有員工為避損,於禁止交易期間賣股,涉犯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罪。台北地檢署18日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兵分4路搜索,傳喚吳姓工會代理副理事長、黃姓材料部門經理等人到案,訊後移送北檢複訊。
根據泰豐輪胎重大訊息顯示,因自2021年起,受美國商務部(DOC)針對台灣多國乘用及輕卡車胎苛徵高額反傾銷關稅影響,衝擊銷售佔比8成以上最大的美國市場,公司對美出口頓失競爭力,財務虧損狀況嚴峻。
加上全球經濟疫情、通膨、俄烏戰爭及美國聯準會升息壓力影響,公司生產成本壓力倍增,雖試圖轉換銷售及洽談東南亞代工,但短期內仍無法擺脫虧損困境,因此不得不暫時停止觀音廠生產,重新檢討供應鏈定位及海內外佈局。而根據了解,當時泰豐也因此分批解僱共214名勞工。
狀況嚴峻,卻也使得有員工疑似為避損,違法進行股票交易。檢調獲報,包括吳姓工會代理副理事長、黃姓材料部門經理等人,涉嫌於重訊公布前後,禁止交易期間賣股,擬制性獲利為負數萬元。台北地檢署18日指揮調查局北市處兵分4路搜索,傳喚吳姓、黃姓男子等人,全案朝違反證交法內線交易等罪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