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世紀民生無人機測試。(圖/世紀民生)
▲世紀民生無人機測試。(圖/世紀民生)
IC 設計廠世紀民生(5314)作為無人機業務的重要供應商,股價自去年 9 月起漲,去年第 4 季從 200 元一路攀升,突破 800 元大關,法人指出,同集團大股東信立等公司在去年第 4 季獲得可觀評價利益。董事長張祐銘昨日表示,公司將四管齊下,布局保健食品「吃的外泌體」技術、民用無人機、房產營建及數位金融商機,以推動營運持續成長。他強調,2025 年將是關鍵轉捩點,未來將聚焦 AI 技術與精準數據應用,朝「AI 智能大健康」生態系統願景邁進。
張祐銘表示,2024年全年營收達6.44億元、年增659.47%,其五大事業體營收比重分別為:保健食品銷售37.11%、智能機器事業0.16%、建材與工程收入 19.62%、餐飲收入6.33%、服飾與廣告收入36.78%,其中,保健食品的業績比重明顯自年初的11%進一步拉高,主要係旗下「朝和生醫」已成為推動保健食品業務發展的核心引擎;目前旗下已有多款針對消費者不同訴求的保健食品,且世紀民生隨著不斷強化品牌市場滲透率,透過直播平台和電視頻道、電視廣告和會員通路的積極布局,成功拓展電商、實體零售與數位銷售模式。
無人機為主的智能機器事業營收佔比雖然不高,發展潛力卻最大,張祐銘介紹到說,「歐美大國已經禁用中國的大疆無人機,我們的無人機以載貨為主,雖然比大疆貴一點,但是在這個價位中,我們是最優選擇,MIT的
品牌值得信賴;目前除了引擎少部分委外合作,以能達到全機身從設計到生產一條龍。」
張祐銘表示,全球無人機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特別是在美國、歐洲與亞太地區。隨著各國政府對大疆無人機的禁令增強,市場對替代方案的需求劇增。歐洲無人機雖具技術優勢,但價格昂貴,無法滿足大規模商業應用需求。相較之下,台灣在成本控制與技術研發方面具備競爭優勢,世紀民生憑藉高性價比的產品,致力於成為全球無人機市場的新霸主。
美國市場對無人機需求尤為強勁,特別是在巡檢、消防、海巡與農業領域。無人機技術不僅能提升作業效率,還能降低人力成本。例如,在海巡應用中,無人機可於救援行動中投放救生圈,提高救援效率。此外,農業領域對無人機的應用也日益普及,例如農藥噴灑、作物監測與害蟲防治等,都能透過無人機技術實現精準管理。
世紀民生首批自主研發的MIT無人機正式進入量產,開啟了台灣無人機產業進軍海外市場的新篇章,首批訂單將出貸至美國,目前聚焦在救難外海遠距巡檢機與電纜施工拉線無人機,其應用場景涵蓋可執行外海設備、高架橋、廠房屋頂巡檢與保全任務,另外遷有電纜施工拉線無人機、油電混和機,以及雙CPU飛控電腦等產品,皆具備高效能與穩定性的特點,滿足了救援、巡檢及工業應用的多元需求,能夠應對各類複雜環境需求。
張祐銘董事長表示:「我們的無人機產品以及無人機飛控模組,不僅在性能、資安與價格上具有競爭力,更能因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我們期待以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贏得更多國際合作機會,為台灣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世紀民生2月20日股價。(圖/三竹)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