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灣人壽去年理賠人員詐保案,金管會今(20日)天出手開罰台壽新台幣720萬元,不僅是保險局近1年最大罰鍰,更創下主委彭金隆上任以來最大筆裁罰案。
▲金管會開罰台壽720萬。(圖/資料照)
金管會今天在例行記者會公布台壽裁罰案,經對台壽辦理專案檢查後,發現公司違反辦理保險理賠、請款及會計作業等事項,合計共處罰鍰720萬元。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經調查台壽該名理賠人員詐保案件數為161件、涉案金額約2397萬元,而該理賠人員的行為期間落在2023年5月至2024年10月,時間長達近1年半。
蔡火炎說明,台壽的理賠作業內控制度不符合內部牽制原則,且理賠案件結案歸檔未落實追蹤。其中,該名理賠人員可自行受理、立案、登打系統及審核,卻未設計相關控管機制,導致內控設計及執行過程有違牽制原則。
其次,台壽的理賠給付內容是依理賠人員在系統建檔的資料自動產出,請款經辦進行核對筆數及金額,即可列印請款單,並送交出納進行付款,且會計部門未檢視相關憑證,僅憑系統核決金額即逕為入帳。
蔡火炎說,台壽內部於2024年10月18日發現此案,卻未依法令規定及內部規範於事件發生當日,立即通報經營管理階層主管,更遲至同月28日才向金管會通報重大偶發事件。
蔡火炎說,基於理賠人員相關內控缺失,但考量為台壽內部自行查核發現,金管會酌減後裁罰420萬元;針對請款內控缺失處180萬元,以及未落實執行重大偶發事件通報罰120萬元,合計720萬元。
蔡火炎指出,原本公司可能想在理賠上能更快速處理,才會有理賠人員去受理、承辦並審核案件的行為模式。他說,用意雖是希望快速,但求快時應該要有「牽制」的內控設計,台壽此案並沒有相關機制,導致詐保案件發生。
本次台壽理賠詐欺案為保險局近1年來最大金額的罰鍰,也是彭金隆去年上任金管會主委以來,最大一筆裁罰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