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外資上週狂砍777億,長榮航被倒貨8.5萬張。(示意圖/PIXABAY)
上週外資在台股集中市場,賣超高達777.45億元,單週最大賣壓落在航運股長榮航,被大砍8.5萬張,其次則是面板與電子權值股;反觀買超則聚焦在鋼鐵與金融族群,其中以大成鋼買超5.01萬張居冠,顯示外資布局策略產生明顯轉變。
買超前三名,以大成鋼買超74,739張、賣出24,683張,淨買超50,056張位居榜首,雖然獲外資青睞,但今股價仍收在49.25元、下跌1.65元,跌幅達3.24%。第二名新光金買超9.6萬張、淨買超36,755張,股價小跌0.30元至12.20元,跌幅2.4%。第三名中信金則是買超13.4萬張、淨買超36,021張,股價收在39.45元,下跌1元、跌幅2.47%。顯示即便獲得外資進場布局,在台股市況不好的情況下,即便是金融族群,仍未能擺脫整體市場賣壓。
至於賣超前三名,長榮航最慘烈,單週遭賣超8.5萬張,股價今大跌2.15元至40.55元,跌幅高達5.03%。第二名為鴻海,賣超6.9萬張,股價從高檔回落8元至146元,跌幅5.19%;第三名友達遭賣超5.4萬張,收在13.45元,下跌0.85元,跌幅近5.94%。這三檔均屬盤面人氣與權值股,盤勢不佳外資正加速撤出電子與傳產指標股,加深市場調節壓力。
投顧專家認為,上週外資操作風格轉為明顯保守,不僅,大幅調節權值股與景氣循環類股,也開始選擇在鋼鐵與部分金融股,進行防禦性買盤。建議投資人留意外資資金流向,是否持續轉向低基期或高股息族群,短線操作需提高警覺,避開外資持續調節標的。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