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新聞幕後/長跑23年!金管會拍板 新光金「這」業務好香 台新吃到了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新光金為消滅公司,更名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圖/資料照)

▲新光金為消滅公司,更名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圖/資料照)

金管會今(31)日宣布,同意台新金與新光金的換股合併案,由台新金為存續公司、新光金為消滅公司,從合併基準日起更名為「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兩家金控今晚也同步發出聯名聲明稿,關於兩家金控的整併時程,聲明稿明確指出,將規劃於今年七月底前完成金控合併,其後將儘速進行旗下銀行、保險、證券、投信及創投等子公司的整併,發揮合併綜效。

兩家金控也表示,合併基準日將由雙方董事長共同協議後對外公告,並自合併基準日起更名為「台新新光金控」,且此案為台灣首宗金融控股公司合意併購案,也標誌著台灣金融業整併與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為金融市場樹立全新典範,合併後之新金控將成為全台第四大金控,銀行、保險及證券三大核心業務的市場占有率與規模將顯著提升,進一步成為政府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最佳助力。

回顧這起併購案已經長跑二十多年,比其他金金併之路都來得曲折,且是第一起金金併起跑的案例,2002年,新光及台新金控曾宣布合併組成「台灣新光金控」,沒想到一週內變卦告吹,從此兄弟爬山,各自努力。20年後,兩家金控合併議題又被挑起,20年來,新光、台新金兩兄弟各自越過高山低谷。

台新金控在市場上表現平平,而新光金這20多年來的經營表現並不好 。金融界人士指出,從股價表現來看,在33檔上市金融股中,個股跌破票面價格不多,新光金股價始終低迷,在個位數至10多元之間徘徊,兩兄弟各自登山,卻無法攻頂,其中,吳東進在新光金的經營也飽受爭議,近年來甚至深陷家族土地糾紛、干政等爭議中,多次被金管會請喝咖啡。

新壽價值高 金控業者都想要

原本唯一經營的出色的新光人壽也逐漸失色當中。而台新金在金融業表現平平,在壽險業卻略顯匱乏。金融界人士指出,在金融業市場拆分壽險、銀行、證券三大業務區塊,其中各家金控最重視的就是旗下壽險業的市值。

此次台新金要出手併購新光金,一度讓中信金也出手搶親且「志在必得」的關鍵原因,就是新光人壽,新光人壽曾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壽險業者,過往成績最佳表現曾與國泰人壽比肩,如今雖然經營狀況不如過往,尤其俄烏戰爭中慘賠,但家底深厚,仍是壽險業的前段班,這也是為何中信金若沒有金管會阻擋,也想要拿下新光的因素。中信金旗下台灣人壽目前是第六大壽險,併排名第四大的新光人壽後,將是「坐三望二」,合併後資產將達5.9兆元,超過目前第三大的南山人壽5.5兆元,更有機會追上第二大的富邦人壽6兆元。

不過,金管會的動作阻止了中信金做大的野心,通過此案,依照目前估值,「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資產達到3.96兆元,坐穩第四大壽險公司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