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倪譽瑋報導
▲先前美中關稅戰升溫,生產需依賴中國的蘋果公司首當其衝,如今關稅緩和,成本有望下降。(圖/資料照)
幾個月前美國、中國在關稅上互槓,不少仰賴美中供應鏈的科技大廠受波及,如今雙方互降關稅115%,美國財經媒體指出,科技業的供應鏈可望慢慢恢復,先前預計價格大漲的智慧型手機、筆電等電子產品的售價有機會下調;但也強調這只是暫時性,美中雙方仍在其他議題上有分歧,很難保證關稅戰戰火不會復燃。
綜合《MarketWatch》等外媒報導,先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超高額關稅,中方也祭出報復,導致科技業成本增加,當時市場預估智慧型手機、筆電等產品價格恐飆漲,如手機可能漲31%。如今美中雙方在關稅上態度似乎放軟,兩國在瑞士日內瓦為期的兩天會談結束,取得重大進展,美對中關稅從145%降至30%、中對美關稅從125%降至10%。
《MarketWatch》指出,本次關稅調降有望降低對科技業的衝擊,蘋果(先前預計恐面臨14億美元的關稅成本)等依賴美中供應鏈的電子產品商,估可迎來製造成本下降、高通等晶片業同樣受惠,廠商成本降低,進一步帶動手機、平板電腦等價格調降。
不過,報導也強調,本次協議是「暫時性的」,美中雙方在經濟政策、供應鏈安全等議題上仍有分歧,能否長期保持貿易穩定仍面臨挑戰;文章引述英國央行副行長克萊兒(Clare Lombardelli)的評析,「就我們現在看到的變化而言,不確定性正在減少,在過去幾天看到的是進展,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