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黃仁勳快看!2025年臺灣Q1第一季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出爐
  • A-
  • A
  • A+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翻攝自pixaxay網站)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翻攝自pixaxay網站)

企業在賺,是財神爺消費者貢獻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數字的意義。2025年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以及「上市櫃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業收入跟2024年同期的比較表出爐。餐飲業王品76.2億第一。百貨業遠百109億第一。特力屋112億居第一。連鎖藥局大樹61億第一。統一超商1113億金額最高居第一。根據瞭解,這些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產業,已經或也將插足輝達臺灣總部所在的北投士林地區。

消費者一定要知道! 2025年Q1上市櫃餐飲百貨流通業營收數字意義

上市櫃餐飲業: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讀者陳錫卿根據公開資訊制表、林仁益提供)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讀者陳錫卿根據公開資訊制表、林仁益提供)

餐飲業以王品76.2億居第一,比去年增加5.09%。30家上市櫃餐飲業,2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只有10家消退,維格餅家負成長最高19.69%。

上市櫃百貨流通業:

遠百109億第一、誠品生活21億第二。

統一超商1113億第一、全家34億第二。

富邦MOMO 34.5億第一、網家PCHOME 11.6億第二。

全國電子6億第一、燦坤5.8億第二

喬山14.35億第一,比去年(2024)增加最多29.41%。高林2.9億第二。

簡單來說:

《開一間會賺錢的餐飲店》暢銷書作者,台灣流通/餐飲業專家林仁益分析,從數字上看起來「一切欣欣向榮」,但要注意川普關稅引爆的通貨膨漲、全球股災、無薪假、消費者消費緊縮挑戰。經濟景氣有衰退嗎?不明顯看不出來,因為不管景氣或是不景氣仍然要吃要喝這是剛性需求。至於關稅貿易是否能夠克服,企業該做的基本功都是要做。

精彩創意行銷專家胡恆士分析,從數字漲跌觀察,消費者餐飲行為逐漸改變,但不變的是企業要「做品牌」,增加曝光度增加消費者黏著度。對消費者的意義,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要觀察趨勢,把錢花刀口與適當投資,開源節流並重,增加被動收入。

詳細來說:

為使網友易懂易消化,直接以QA方式呈現:Q為記者提問、A為精彩創意行銷專家胡恆士分析。

Q1:2025餐飲百貨財報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數字跟2024同期略有增長消退?代表已遠離疫情影響?這數字算好?

A1:從1~4月餐飲營收看來,漲跌互見,但受惠消費行為的改變,手搖飲、咖啡的消費者持續增加,也有越來越多人轉往在外買早餐,因此連鎖飲料及早餐通路的業績持續成長。

而從百貨類的營收可以看出,雖然疫情之後國境開放,許多人會轉往國外購物,但是若是品牌有做出特色,就有機會逆勢成長。

例如:

米斯特(Life8)強調具設計感且CP質高的快時尚流行服飾,並導入韓國選品店。集雅社主打款是最齊全的精品家電;欣新網強調透過自行開發的AI廣告投放工具幫業者在電商平台做精準行銷…。這些都是讓他們業績跟同業比較,逆勢成長的關鍵。

Q2:川普0402對等關稅打亂世界自由貿易,通膨影響正開始,勢必影響消費,以企業角度而言,該如何因應?

A2:通膨影響開始,加上之前股市大跌,影響消費動能,企業應該要朝兩個面向著手。

一、更精準的產品定位:不論低、中、高價位產品,都要有更精準的產品定位,才能節省行銷預算,做到更好的業績效果。

二、需求大於慾望:當景氣不好,消費者的購物就會優先從需求面著手,有餘裕閒錢,才會再買非民生必須的產品,因此在產品功能上要更強調必要性,才有機會刺激買氣。

Q3:川普0402對等關稅打亂世界自由貿易,通膨影響正開始,勢必緊縮消費,以消費者角度而言,該如何面對?

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於消費者而言,應該要多觀察經濟與國際政治動態,不論是保守穩健型投資,或是積極型的投資,都應該要做好功課,才有機會在原有的薪水以外,增加額外收入,提升生活品質。

為使網友易懂易消化,直接以QA方式呈現:

Q為記者提問、A為《開一間會賺錢的餐飲店》暢銷書作者 / 台灣流通 / 餐飲業專家林仁益分析。

Q1:2025餐飲百貨財表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數字跟2024同期略有增長消退?代表已遠離疫情影響?這數字算好?

A1: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在3%以上,具體數字可能略有差異,但普遍看法是台灣經濟可望穩健發展。

主計處的預測是3.14%,但也有上修到3.6%的預測。我們以上櫃上市公司的財務表來做分析跟說明是最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因為每家公司都經過會計師所簽字認證,因此數據上比較可信可靠。

百貨/餐飲業的經營情況,代表臺灣的內需櫥窗,經濟景氣或不景氣,他們是風向石也是領先指標之一,因為「春江水暖鴨先知」。

有關餐飲/百貨等2024年同期(1月~4月)比較又略有消長。這是餐飲業因為消費目的可以區分成為「計畫性購買」和「衝動性購買」。

衝動型購買行為→客單價低 / 講究解決民生問題 / 不會經過太多思考和考慮。例如安心食品摩斯漢堡、八方雲集、三商餐飲、Q Burger早餐店等,其中八方雲集業績跟去年同期比成長是+3.5%。三商餐飲跟同期比衰退0.38%,摩斯漢堡衰退約-1.36%左右。這其實不太明顯,但從此來看,經濟景氣有衰退嗎?不明顯看不出來,因為不管景氣或是不景氣仍然要吃要喝,這是剛性需求。

以計畫性購買來看→單價高→有很多繁文縟節,它是有計畫性的購買,聚會型的餐飲,㩦伴盛裝而來是有目的型的消費。

例如以下餐飲品牌2024年1月到4月累積,跟2025年同期業績比較。

王品(+5%)漢來美食(+3.8%)、開展餐飲(+5.6%),御頂(+35%)、橘炎胡同(+16.1),如果真的不景氣,高檔餐廳單價高的行業,應該第一波受衝擊,可是目前從公佈數值上來看,看不出有經濟衰退的樣子,一切欣欣向榮。

如果再以疫情來作為業績衰退的藉口,新冠狀病毒疫情早該翻頁了。2022年就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已經是2025年了。

Q2:川普0402對等關稅打亂世界自由貿易,通膨影響正開始,勢必影響消費,以企業角度而言,該如何因應?

A2:一個政治人物的「一念之間」影響世界多嚴重,他打一個噴嚏,大家都快得到肺炎了。但是一刀兩面有黑暗面,也有陽光面,也有可能因為台幣升值而導致進口原物下降、油價燃料費成本下降、運輸費用下降、我們出國也變得比較便宜、台幣的購買力比較強。

負面的是,畢竟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半導體業電子業幾乎都是以美元報價,長期對我們而言也是相當不利的。不管景氣不景氣,關稅貿易是否能夠克服,對於企業而言不管景氣如何,該做的基本功都是要做。

第一,人力編制和及時調整。做多少生意用多少人。

第二,安定人心穩住陣腳,不要沒有發生自己把自己嚇死了。

第三,嚴格管控成本和費用。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的作法,檢視自己的企業有沒有呆人 / 呆料?閒置資產如何活化?那一些委外的費用能夠節省就節省,把現金留起來。

第四,減項工程,不賺錢的店 / 不賺錢的部門 / 沒有前途的部門 / 沒有成功模式的方法,該裁就裁,該減就減,必須壯士斷腕,用同樣人,同樣的方法,同樣商品,同樣的模式,答案就是一樣的,他不會改變的。

第五,政府的資源和企業紓困方案該用就用。

第六,保守型的投資方式,需要資本大量支出的或者是大型投資案,在情況未明情況之下能暫緩就暫緩。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為 財經專家 林仁益(圖/林仁益提供)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為 財經專家 林仁益(圖/林仁益提供)

王品Q1營收第一回覆:展望第二季,看好5月母親節聚餐、6月畢業季與謝師宴需求暢旺

1.王品集團感謝消費者的肯定,會持續聚焦現有品牌深耕與擴張,整體展店規模也將持續擴大。並繼續提供顧客高品質及美味的多元餐點、彈性應對餐飲市場環境變化,以達到最佳經營配置。

2.王品集團5月8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2025年第1季合併營收59.5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最高紀錄,單季稅後淨利3.7億元,EPS為4.41元。

3.王品集團Q1合併營收59.5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季增7.75%,年增5.35%,主要是受惠於春節長達9天的假期,帶動聚餐效應。其中,台灣事業群在年初二、初三連續2天單日營收突破1億元大關,Q1營收成長至49.4億,年增7.16%,季增9.6%。大陸事業群10.1億元,持盈保泰。Q1稅後淨利3.7億元,年增17.8%,單季EPS為4.41元,相較上個年度增加0.64元、年增16.98%。

4.王品集團同步公告4月自結合併營收17億元,年增4.07%。台灣事業群13.9億,年增4.94%。「肉次方」和「青花驕」誕生四家營收千萬元大店。大陸事業群止跌回穩,經歷長達15個月的負成長之後,4月營收3.1億,年增0.31%。

5.展望第二季,看好5月母親節聚餐、6月畢業季與謝師宴需求暢旺,王品集團持續加速展店腳步,旗下品牌也推出多樣應景活動攬客。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翻攝自pixaxay網站)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翻攝自pixaxay網站)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翻攝自pixaxay網站)

▲2025年臺灣Q1第一季1~4月上市櫃餐飲業、百貨零售流通業營收數字的意義分析。(圖/翻攝自pixaxay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