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從巧克力產業看見南方治理力 台灣與全球農業永續新契機
  • A-
  • A
  • A+

文、圖/金士懿博士提供

 英國艾士頓大學戴念梓教授(右起)、金士懿博士、Nancy Martinez女士、世新大學張瀞方博士、謝文嚴理事長、中華機場協會常務委員劉士豪、榮華碳中和董事長丁子華 (圖/金士懿博士提供)

▲ 英國艾士頓大學戴念梓教授(右起)、金士懿博士、Nancy Martinez女士、世新大學張瀞方博士、謝文嚴理事長、中華機場協會常務委員劉士豪、榮華碳中和董事長丁子華 (圖/金士懿博士提供)

2025年5月23日,由中華文教新創交流協會主辦、中華機場協會協辦的國際論壇「Ibagari Chocolate & ESG」於台北松山機場會議室舉行,並由協會理事長謝文嚴專程邀請來自宏都拉斯的 Ibagari 巧克力創辦人 Nancy Martinez 來台,論壇由中山大學亞太事務研究所金士懿博士策劃,透過跨域對談深入探討:在全球碳治理壓力升溫下,南方農業如何成為制度創新的契機。

與會貴賓包括:中華機場協會理事長祈文中、秘書長戴念同、英國艾士頓大學戴念梓教授、世新大學張瀞方博士、歐克佬精品咖啡執行長王懋時、榮華碳中和董事長丁子華,從食品科學、碳經濟、農業價值鏈、ESG管理等多元角度共同對話。

南方治理的行動力:從 Nancy 的實踐出發

Nancy Martinez 是宏都拉斯首位成功建立垂直整合可可供應鏈的女性企業家。她的品牌 Ibagari Chocolate 結合森林保育、農戶契作、天然發酵與減塑包裝,實現了完整的 ESG 架構與國際可追溯系統。她的成就獲得多項國際獎項肯定,包括:

•    2015 巴黎巧克力沙龍國際可可獎:中美洲第一、全球第九,打響宏都拉斯原生可可的國際聲量。
•    2021 Girl Boss 女企業家創業大賽冠軍:從1700位女性創業者中脫穎而出,展現出永續商業模式的國際潛力。
•    2021、2023《富比士》百大影響力女性:彰顯其作為中美洲女性創業與永續農業的旗幟人物。
•    2023 國際IOE(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Employers)「Women Business Hero」國際女企業英雄:表彰其在產業轉型、社會包容與ESG治理上的系統性創新。

這些獎項不只是榮譽,更代表 Nancy 作為實踐永續農業的具體成功案例。

宏都拉斯女企業家Nancy Martinez受邀來台出席座談會。(圖/金士懿博士提供)

▲宏都拉斯女企業家Nancy Martinez受邀來台出席座談會。(圖/金士懿博士提供)

 金士懿博士觀點:全球碳治理,需要南方參與,也需要制度共構

金士懿博士指出:「在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啟動的情況下,誰能提供可量化的永續農業模型,誰就能在碳市場與供應鏈中取得碳戰略機會。」依據Market research intellect調查2024 年可可巧克力消費市場規模高達1,500 億美元,預計到 2033 年將增至2,100 億美元,2026 年至 2033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5%,參考台灣經濟部數據每年也以 5~6 億台幣速度增長。

Ibagari 不僅實踐低碳製程,更建構了「碳責任鏈(Carbon Responsibility Chain)」與「社會創新價值流(Social Value Flow)」的雙軌治理體系,從雇主、土地、勞動、森林到文化,每一環節都納入 ESG 框架。台灣應可以與這類南方實踐者結盟,結合我們在數位監測、碳揭露、ESG金融與第三方認證的軟實力,共同構建跨區域碳治理聯盟(Transregional Carbon Governance Partnership),從而在全球永續架構中建立「台灣提案」。

多領域交會:碳治理的社會價值再定義

與會學者與企業代表共同指出,Nancy的實踐已跨越農業範疇,對健康、品牌、文化與制度皆具啟發:
•    戴念梓教授指出,Ibagari高純度可可富含黃烷醇語巧可力酚,黑巧克力具備抗氧化、抗發炎與神經保護功能,可推進預防醫學與機能食品研發。
•    戴念同秘書長表示,航空與農業看似遙遠,但未來綠色機場的餐飲供應鏈、碳排來源,都有機會導入可追溯的碳足跡產品。這是機場的責任,也是一種企業價值的升級。」
•    王懋時執行長強調:「Nancy讓精品農業重返土地價值,更讓產品的永續價值得以體現。」
•    張瀞方博士指出:「Ibagari的成功來自 ESG 是從源頭設計,除了產品國際形象的務實性,更提供多元企業減碳的多元應用。」
•    丁子華董事長認為,企業若能與這類具碳治理能力的永續品牌合作,將可提前佈局 CBAM 所需的合規與競爭力門檻。

金士懿博士(左)與Nancy Martinez女士合影。(圖/金士懿博士提供)

▲金士懿博士(左)與Nancy Martinez女士合影。(圖/金士懿博士提供)

 展望COP30:台灣不只是參與,更應提出治理創新

最後理事長謝文嚴表示,協會致力於文化創新與加速企業跨域合作,透過國際NGO組織加強經貿交流。金士懿博士指出,台灣可以爭取在2025年於的巴西 COP30 上真正「被看見」,讓世界知道我們台灣對環境永續的積極貢獻:「Nancy帶來的是一個企業永續的治理架構。我們若能共同提出南方導向的農業碳治理模型,就是讓台灣成為全球永續契機的共同建構者。」

這場對話不只是論壇,更是一場全球碳治理方向的提案預演。從一塊巧克力開始,台灣與中南美洲正共同編織一條可再生、可量化、可複製的碳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