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演說全文】補考台大畢業典禮金句引熱議 林之晨吐心聲:用盡畢生功力
  • A-
  • A
  • A+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24日出席台大畢業典禮,分享自身經驗的3個故事,期許找到自己的天命,持續「越級打怪」,成為讓自己驕傲的人,並為深愛的台灣貢獻,勉勵學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而他分享父親曾說「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他的腦海,讓他持續貢獻熱愛的台灣,也在網路上引發討論。

台灣大學24日舉辦113學年度畢業典禮,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受邀出席致詞。(圖/翻攝自頻道臺大)

▲台灣大學24日舉辦113學年度畢業典禮,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受邀出席致詞。(圖/翻攝自頻道臺大)

林之晨25日在臉書發文提到,很榮幸受到陳文章校長的邀請,到今年台灣大學畢業典禮致詞。他坦言,接受這個任務自己壓力山大,希望能感動、啟發學弟妹們,又擔心年近 50 的自己離他們太遠,淪為無味的老生常談。一份稿子絞盡腦汁、寫了再寫、修了再修,還請年輕一些的校友幫忙看過,花了超過 100 小時。

林之晨還說,糟糕的是畢業典禮前兩天,被小兒子傳染感冒,上台時其實身體發冷、微微發抖。還是用盡畢生功力,好好把稿子完整演繹,臨場也加了幾個笑話維持氣氛,獲得不少掌聲與笑聲。講完後,也聽到許多同學、朋友的正面回應,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再次感謝校長、學校給我這個機會,終於把23年前沒去的畢業典禮,補考完成」。

 

林之晨也貼出演講全文:

2025 台灣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by 林之晨

各位學弟妹,今天很榮幸來參加你們的畢業典禮。事實上,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台大畢業典禮。我當年畢業時沒有來畢業典禮,因為我大一就當掉 15 學分註定延畢一年,最後又因為創業決定延畢第兩年。同學四年念完的學位,我花了六年才念完。畢業典禮時,很多直升研究所的同班同學要拿碩士,我卻要跟小兩屆的學弟妹一起大學畢業,實在太丟臉,所以那時根本不敢來畢業典禮。

因此今天,是我台大畢業典禮的初體驗。要謝謝校長邀請,讓我在 23 年後的今天可以補考畢業典禮,為當年台大生涯的缺憾,補上一個句點。

我想我會受到邀請,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我目前擔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這裡應該有近 4 成的學弟妹是我們的用戶,台灣大哥大是一個全國市值前 20 大、年營收近 2,000 億、可以躋身全球 500 強、集團員工人數一萬人的組織,能當這樣公司的總經理,應該要有很多「成功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

但畢竟是不同的時代,我們那時沒有 YouTube、沒有 ChatGPT、也沒有比特幣,更沒有美中貿易戰,因此接下校長這個任務後,我一直在想,我的經驗裡面,到底哪些跟各位即將踏入社會的學弟妹們比較有關,可以幫助你們成功、而且是比我更成功?

我想無論世界怎麼變,心態是不變的,所謂吾道一以貫之。我回想自己 23 年前,在你們這個年紀的心態、心情,然後回顧我自己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我想,有三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可以跟你們分享,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第一個故事是「越級打怪」

我剛說,我大學念了六年才畢業,大一就被當了 15 學分,其實其中還包括兩科是零分。

我從小就是個宅男,興趣是組電腦、寫程式、玩遊戲,本來大學想念電機或資工,但不幸沒有考上,又不想離開舒適、離台大騎車只要 5 分鐘的台北家裡,去新竹住宿舍,所以最後順著志願排行,選了同樣是工學院的化工系。我根本不知道化工在做什麼,對系上的課完全沒興趣,校長請不要考我單元操作,畢業後我也沒打算去工廠上班。

所以從大一開始,我就決定由你玩四年,幾乎天天翹課、睡到自然醒,有兩堂甚至連期中、期末考都沒去,結果當然就是零分。

如果你當年問校長,化工系 B85 學生中,誰最有潛力、未來在社會上會有好表現,我想他絕對不會跟你說是林之晨。

但時間快轉 23 年,卻出現了戲劇性的結果。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不是我運氣比較好,而是我比較用功,但我不是在學校用功,而是提早進入社會、而且比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更努力很多很多。

大三那年我和學長一起創辦 AI 軟體公司碩網資訊,因為是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所以公司需要什麼,不管是產品研發、寫程式、行銷、到電腦展擺攤、開手排卡車送貨、到竹科工廠跟客人的文件中心一起做概念驗證、搬到中國拓展市場、飛到大江南北去開發業務,作為共同創辦人,我都只能硬著頭皮上,不懂就想辦法爬文、問人、練習把它弄懂,真的不行也要裝出一個樣子。

這樣持續 5 年越級打怪的結果,到了 26 歲時,我對於企業經營,所謂產、銷、人、發、財,也就是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乃至於技術、產業、金融市場等做為一個的企業家所需要的知識的理解,已經有極大幅度的進步,常常跟資訊業有 15 年、20 年經驗的沙場老將搶案子。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學校,絕大多數人是一起從一年級升上二年級的,但在社會上,升級卻是各自發生,把自己放在對的環境、可以越級打怪的環境,那麼升級的速度,可以是十倍以上。接下來要離開學校的學弟妹,在社會上,尤其是初期,慎選環境非常重要,這就是所謂「選擇比努力重要」,30 歲前,重點是能學到最多,公司名稱、職稱、甚至薪水,其實反而沒有那麼重要。

想像你的人生能得到的全部收穫,就是你成長曲線下的面積總合,那麼重點不是起點的高度,而是你成長曲線的斜率,因為後半段的高度,對面積影響更大。

像我一樣直接開始創業,尤其會逼迫你越級打怪、快速進步,而為了支持更多台大同學、校友創業,校長近期也號召成立了台大校友創投,我很榮幸擔任董事長,如果你已經在創業、或是接下來要創業,歡迎跟我們台大校友創投聯絡。

另外,我也要恭喜 Jamie’s Gapyear Program、已經在越級打怪的創業者們,今天有幾位也在這裡要畢業。

第二個故事是「天命」

2004 年,SARS 疫情肆虐中國,企業投資活動大減,我在上海擔任總經理經營的碩網中國分公司,基本上得暫停,碩網台灣總部也不需要我回去幫忙,因此我離開亞洲,搬到紐約,去 NYU Stern 念 MBA,一方面反芻 5 年創業心得,另一方面研究資本市場、病毒行銷、價值鏈、企業競合等更進階的商業知識。

NYU Stern 畢業後,我與 MBA 同學在紐約創辦網路公司,看著美國經濟從 2000 年達康泡沫破裂後的低潮復甦,又長出新的次貸泡沫,最終在 2007 爆裂,造成另一個全球金融海嘯,許多台灣家庭也因雷曼兄弟連動債等骨牌效應,受到鉅額的損失。

也在 2007 年,我與老婆在紐約迎接了我們第一個兒子,讓我開始思考我該如何給他更快樂、有成就感、收穫更多的人生。感受到亞裔在美國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壓抑,我的亞裔朋友,似乎一輩子都不太確定他們是美國人、還是只是拿著美國護照,我決定帶兒子回台灣,希望他能跟我一樣,長大是個驕傲的台灣人。

同一年,iPhone 與 Android 相繼問世,我認為將為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時也將掀起巨大的產業洗牌,是千載難逢的創業機會。

因此,2009 年,我搬回台灣創辦 AppWorks,一個專門幫下一代創業者創業的組織,稱作創業加速器。

這就是我找到的天命,幫助台灣提升創業動能、增加產業新陳代謝的速率、給年輕人向上移動的機會,希望能成為更全面的科技強國。希望兒子長大後,能為他的國家感到驕傲,私底下講,我也希望他不會責怪我不讓他當美國人。兒子每天都在長大,我的時間不多,因此我日以繼夜的為這個天命付出。

過去 16 年,我每天 5 點起床晨讀,一天要爬 100 篇文章。除了閱讀,我也反芻,目前為止在 MR JAMIE 網誌、天下專欄等發表了 1,500 篇文章,還出了三本暢銷書。在寫作中,除了分享,也深化自己的領悟。

AppWorks 目前為止輔導了 1,846 位優秀的創業者,教學相長,幫助他們的同時,我自己也得到巨大的學習。我也經常像今天這樣回到校園分享,因為每一次的準備,都是反思、自省最好的機會。

所以,我今天的人生進度,或許會讓當年的校長跌破眼鏡,但不是我特別聰明,而是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的天命、我的志業,因此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長期努力學習、累積的結果。

你們或許也都有類似經驗,有一件很想搞清楚、很想做好的事情,於是廢寢忘食的去爬文、嘗試。你或許覺得這很自然,但在人生、在工作生涯中,這其實就是你的原力。當別人在喊累、在玩樂、在抱怨人生、在埋怨老闆,你在努力進步,時間拉長,差距就出來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台灣大學,不是在羅斯福路,而是在台灣,真正的學習,也不只是在校園,而是在這個世界。學習是一種人生態度,找到你的天命,你就會不斷學習,當你學得更快、更多、更好,那麼終究就會累積足夠的實力,創造出巨大的結果,無論你在追求的是對社會的貢獻,或是自己的地位、還是金錢上的收穫。

最後一個故事是「台灣」

我的父母也都是台大畢業,你們的大學長、學姊,他們都是醫生,在各自領域都有很多的貢獻。求學期間,心臟外科的父親在台大醫院執業,而整形外科的母親自己開診所。台大醫院的薪水不算優渥,羅東長大的父親也一直維持著簡樸的生活,雖然已經是主任,一台入門款 Toyota 開了 10 多年也不換,每天在家都穿著他幾十年、滿是破洞的內衣。

但爸爸非常疼愛媽媽,每逢結婚紀念日、生日、出國,他都會特地去買高級服飾、名牌包送給母親。其實媽媽開業收入很不錯,但爸爸還是用自己相對微薄的薪水,努力的寵愛她。我們都覺得爸爸非常愛媽媽,願意為她做任何犧牲,如果媽媽掉到海裡,無論再危險,我想爸爸也會跳下海去救她。

高三那一年,1995,當時的總統李登輝訪美,爆發第三次台海危機,中共在台灣海峽演習、發射飛彈飛過台灣上空,台灣上下人心惶惶,媽媽非常緊張。一天晚上在晚餐桌上,她沈重的說,她真的很怕,很多醫生朋友都在移民,我們家的存款夠,也可以開始辦移民,到美國去躲避可能爆發的戰爭。

我原本以為爸爸那麼疼她,應該會答應,否則至少也會找個方法,暫時離開台灣去避風頭。想不到爸爸大怒,嚴厲的斥責她:「我們家不會移民,我們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

「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爸爸這句話,深深烙在我的腦海,也是我最後決定不留在美國,回到台灣,並且過去 16 年用盡全力貢獻她的其中一個原因。

台灣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人、朋友都在這裡,我們對自由、民主、開放、永續的理念,都落實在這裡。我們在這個島上長大,受到她多少的照顧。尤其是台灣大學的我們,國家每年補助近 80 億,相當於我們每一位在大學 4 年獲得了近百萬的抖內,當然,如果你像我一樣讀了 6 年,那就又多賺了 50 萬。這些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我們家人、他們的朋友、全體國民,用辛苦賺來的稅金,支持我們在醉月湖、椰林大道、總圖、一活、二活、體育館,這麼美好的環境,自由的探索、認識同學、認識自己。

所以今天我們畢業了、有能力了、時間到了、在那個位子了,每個人都應該、也必須要用自己的方式,回饋、貢獻給台灣,以及更重要的,這塊土地上我們的家人、朋友。

「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這不僅是我父親教誨,更已經是我人生,堅定的信仰。

以上,就是我回想我的人生,最值得跟你們分享的三個故事。

今天,你們要從台大畢業了。明天,你們將面對一個加速變化的世界。

2011 年,為了鼓勵創業者長期堅持,不要想一夕成功,我想出了「沒有奇蹟 只有累積」這句話,並且以它為名發表了一篇的文章,這篇文章相當受歡迎,許多創業者都跟我說,這句話成為了他們座右銘。

今天的最後,我就以這句話送給各位。記住,「沒有奇蹟 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只有累積」,期許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命,持續越級打怪,成為那個讓自己驕傲的人,並且為我們深愛的台灣、我們的家人朋友,做出許多重大的貢獻。

再次恭喜你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