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個股/冷錢包卡進入量產倒數 這家下半年營運將高飛!
  • A-
  • A
  • A+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台灣銘板表示,大量信用卡的換卡潮與調整,而有部分新卡訂單遞延出貨,導致第二季單季由盈轉虧。(示意圖/PIXABAY)

▲台灣銘板表示,大量信用卡的換卡潮與調整,而有部分新卡訂單遞延出貨,導致第二季單季由盈轉虧。(示意圖/PIXABAY)

台灣銘板(6593)公布2025年第二季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0.80億元,較2025年第一季減少49.60%,較2024年第二季減少49.05%;2025年第二季單季的營業淨損0.26億元,稅前淨損0.28億元,稅前每股虧損約1.11元。累計2025年上半年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38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減少27.77%;2025年上半年的營業淨損0.18億元,稅前淨損0.21億元。

台灣銘板表示,公司短期營運表現受壓,主要係因近期銀行合併潮,引發大量信用卡的換卡潮與調整,在整合過程中,消費者選擇與申辦新卡的觀察期有所拉長,使得台灣銘板因滿足客戶交期要求時程所需,而有部分新卡訂單遞延出貨情形,在產能稼動率不足、營運未達規模經濟下,是整體毛利率下降,營運表現在第二季單季由盈轉虧的主要原因。

台灣銘板進一步表示,以目前在手訂單來看,合約金額已達2億元以上,隨著主要客戶的開發進度持續推進,將有助於今年下半年起陸續轉化成實際量產,並挹注整體營運表現回溫,尤其在冷錢包卡方面的應用,雖近期國際新客戶針對新產品Web3.0冷錢包的設計上有追加安全機制與驗證、新增更多功能與規格,出貨進度需配合進行再測試與認證,導致實際交付時程略有遞延,然此次升級所導入的新功能,不僅有助於產品差異化,更將強化終端用戶的安全性與使用便利性,預期下半年一旦完成測試並進入量產,將可望成為未來營運的重要成長引擎。

為積極搶攻區塊鏈與Web3國際市場,台灣銘板仍持續深化數位資產安全與Web3應用領域的布局,冷錢包卡整合NFC無接觸、簽帳與硬體加密功能,為全球少數兼備「卡片形式冷錢包解決方案」的專業供應商,亦同步擴大全球參展曝光。

除了既有的卡片與個人化卡片業務保持良好的訂單出貨動能,冷錢包卡隨著海外知名交易所客戶導入新功能進入最終測試階段,其卡片與個人化卡片業務,有望於第三季起出貨逐步放量,帶動營收動能回升。台灣銘板指出,今年下半年營運重心將聚焦於,提升資安晶片卡與冷錢包產品的附加價值,結合公司一貫優勢的客製化製程與製卡能力,拓展新興數位身分驗證、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AIoT資安應用市場,同時強化製卡製程彈性、生產效率提升、擴大國際專案合作深度。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