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綜合報導
▲颱風造成南台灣多處積淹水,專家建議,購屋前可查詢災害潛勢地圖避開。(圖/三立新聞網)
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降雨,嘉義、台南、高雄等縣市都發生積淹水,引發民眾對居住安全的疑慮。對此,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提醒,購屋前務必查詢「環境敏感區」資訊,像是易淹水、土石流、順向坡、斷層與土壤液化區,這些都可能危及人身與財產安全。目前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已建置「3D災害潛勢地圖」,提供完整圖資,協助購屋族提前避險。
依據「3D災害潛勢地圖」(https://dmap.ncdr.nat.gov.tw/)官網資料顯示,該系統整合多項地質與氣候災害潛勢圖,包括近五年曾淹水地區、土石流潛勢溪流、山崩警戒區、活動斷層、土壤液化區域、火山潛勢範圍等,圖資資訊一目了然,民眾僅需輸入地址,即可掌握地段風險評估,是目前購屋前不可或缺的查詢工具之一。
▲專家指出,並非淹水區都會導致房價崩盤,還得看「頻率、排水力」。(圖/翻攝3D災害潛勢地圖)
淹水不等於房價崩 看「頻率與排水力」
陳傑鳴指出,並非所有淹水區就無法購屋,仍需視積水頻率與排水能力而定。以台灣淹水時序來看,主要集中在4至6月梅雨季與7至9月颱風季,若僅為短暫性積水、且排水迅速,對區域房價影響有限。因房價仍以生活機能為主要支撐,包括交通便利性、商圈完整度、學區表現等,民眾毋須過度恐慌。
不過,若該區長期處於「重複性積水」或「經常性淹水」的情況,則應高度警覺。一來居住安全堪慮,二來恐影響房價長期表現,未來轉售恐承壓。他建議民眾觀察周邊社區是否設有抽水站、雨水下水道設計是否完善,也可查詢近年鄰里是否有積水災情紀錄,多方評估後再做決策。
▲陳傑鳴指出,查詢淹水地圖是購屋基本功,在意者購屋前一定要事先查詢。(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地圖資訊已公開 買房務必「避地雷」
陳傑鳴強調,以往環境敏感區圖資僅限政府或專業單位掌握,部分地方甚至刻意避談,擔心衝擊房市信心。但近年政府單位逐步公開資訊,像是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地調所、水保局等都設有公開平台,民眾只要上網就能查到關鍵風險。
他呼籲,購屋前切勿僅看價錢或生活機能,環境風險同樣關鍵,應將查詢地圖納入必備步驟,並主動詢問建商或仲介關於基地地質與防災措施。尤其對自住族而言,避免落腳於易災地帶,不僅是保護自己與家人,更是確保身家財產安全的基本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