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川普關稅函鎖定日韓東協 各國反應一次看
  • A-
  • A
  • A+

美國總統川普昨日對以亞洲國家為主的14國發布關稅通知函,通知針對其銷美產品的新稅率將於8月1日生效,除非各國能在這之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下為法新社彙整的各國反應。

川普針對日韓及東協的新關稅政策將於8月1日生效。(圖/翻攝自川普粉專)

▲川普針對日韓及東協的新關稅政策將於8月1日生效。(圖/翻攝自川普粉專)

●韓國:對達成協議保持樂觀

韓國的鋼鐵與汽車已遇美國關稅衝擊,現在其餘銷美商品也面臨25%關稅,但首爾當局對達成協議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魏聖洛(Wi Sung-lac)昨天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會面後表示,華府「希望雙方能在那天(8月1日)之前達成協議」。

魏聖洛指出,韓國同意與美方「密切協調」以達成「具體且互惠的成果」。

●日本:稻米與汽車成焦點

日本除了關鍵的汽車產業,其他商品如今也面臨25%關稅,高於川普4月宣布的24%稅率,但又比川普上週揚言祭出的關稅來得低。川普當時稱將致函日本要求「支付30%或35%,或者任何由我們決定的數字」。

日本媒體報導,首相石破茂今天在內閣會議表示,川普信函中提出的關稅「確實令人遺憾」。

石破茂談到,之所以仍未與美國達成協議,是因「日本政府避免輕易妥協,堅持應該提出的要求,捍衛應該保護的領域,嚴謹進行談判」。

川普曾批評日本對美國稻米與汽車不夠開放市場;日本政府則指當局捍衛地方農民利益,對談判採取強硬態度。

代表日本政府與美方協商關稅的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今天說道:「我們無意以犧牲農業為代價進行談判。」

●印尼:非常樂觀

印尼面臨32%關稅,但雅加達當局今天表示對達成協議有信心,同時其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Airlangga Hartarto)已赴美重啟談判。

印尼總統發言人哈桑(Hasan Nasbi)提到,有數週緩衝時間下,雅加達當局「對談判非常樂觀」。

艾朗嘉近日告訴法新社,為與華府敲定協議,印尼計劃從美國進口更多農業及能源產品。

印尼昨天已宣布,同意接下來5年內每年進口至少100萬公噸的美國小麥,總價值達12億5000萬美元。

●柬埔寨、緬甸與寮國:中國盟友面臨高關稅

川普4月宣布對柬埔寨課徵49%關稅,這是他祭出的最高稅率之一,不過昨天寄給柬國的信函已將稅率降至36%。柬國國內有許多中資工廠。

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向白宮保證柬國抱持「善意」,並對19類美國產品降低關稅。

面臨40%關稅的緬甸和寮國均仰賴中國投資,兩國供應鏈與中國有密切關聯。

華府一再強調,中國產品恐經東南亞國家轉運,以規避美國對中國所加徵的關稅。

●泰國及馬來西亞:做出承諾

泰國被通知面臨36%關稅,曼谷當局正提議為美國農工業產品提供更多打進泰國市場的機會、增加對美能源採購以及訂購更多波音(Boeing)飛機。

泰國代理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今天告訴記者,他希望與美達成「更佳協議」,「我們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是最重要的」。

負責領軍對美談判的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皮猜(Pichai Chunhavajira)最近告訴彭博(Bloomberg News),曼谷當局打算在5年內將泰國對美出超降低70%,並在7至8年內達成貿易平衡。

根據彭博,泰國航空(Thai Airways)可能承諾在未來幾年採購多達80架波音飛機。

馬來西亞面臨25%關稅,其投資、貿易及工業部今天聲明,會繼續與美談判以達成「平衡、互利且全面的貿易協議」。

●孟加拉:紡織業面臨危機

全球第2大紡織品製造國孟加拉面臨35%關稅,希望在7月初之前與美簽署協議。

紡織品及服飾製造約占孟加拉出口80%,該國也為Vans、Timberland、The North Face等美國品牌代工。

孟加拉已提議購買波音飛機,並進口更多美國小麥、棉花和石油。

孟加拉商務部官員拉曼(Mahbubur Rahman)告訴法新社,「我們已敲定(協議)條款」,雙方談判代表預計今天會面。

●其他國家

川普昨天也向哈薩克(25%)、南非(30%)、突尼西亞(25%)、塞爾維亞(35%)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等國寄出關稅通知函並公布信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