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林昀萱報導
▲川普近日陸續公布各國對等關稅。(圖/翻攝自川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在社群媒體上公布新一波關稅信函,將對菲律賓課徵20%關稅,汶萊、摩爾多瓦的稅率為25%,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及利比亞的稅率為30%,8月1日起適用。目前已公布20國的新稅率,至今未含台灣。對此,外媒報導台灣可能已經將手中四大籌碼用盡,分析人士也揣測美方施壓談判的要求。
首批收到美國關稅通知的國家中,輸美商品關稅稅率最低為日韓等國25%,最高則是寮國及緬甸40%。9日川普所公布的新關稅,稅率自20%至30%不等。其中,菲律賓由原本17%提高至20%,汶萊從原本的24%增加到25%、伊拉克則是從39%降至30%、利比亞則是從31%降至30%、摩爾多瓦則是31%降至20%、阿爾及利亞則是30%、斯里蘭卡則是從原本的44%降至30%。川普在每封通知函都告知新稅率,但也警告各國若採取報復行動,美國將回敬更高的關稅,也稱若選擇在美國境內設廠或生產,就不會被徵收這項關稅。
由於台灣至今都未出現在關稅公布國家中,台灣不少財經專家肯定、認為這是雙方持續談判中的正面訊號。不過,據港媒《南華早報》報導,有觀察人士指出,台灣已經用盡四大談判籌碼,包括承諾在美國投資超過1000億元半導體、同意預購美國液化天然氣、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3%以及增加武器採購。
▲外界關注台灣、美國關稅協商結果。(示意圖/資料照)
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認為,台灣未能與美方達成協議,可能與美豬、美牛進口限制以及汽車關稅有關。另外,分析人士還警告,美國可能會以國家安全為由依據「232條款」徵收關稅,台灣對美出口約80%的產品包括半導體和伺服器皆屬於這一類別,恐將開啟另一條壓力陣線。
不過,資深媒體人周玉蔻10日也在臉書指出,日本、韓國列在「死亡組」而台灣不在裡面,主要差別是日韓在鋼鐵、汽車領域,無法與美國達成共識,把日韓放在首波是想逼他們讓步的最後通牒,而目前跡象顯示台美溝通無礙,對後續發展持樂觀態度。據《自由時報》報導,有知情人士表示,台美談判並未觸礁,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等人正在美持續談判中,農業、汽車問題不大,主要原因是需檢討的稅則、稅號多,得花較長的談判時間。並強調,台灣是少數跟著關稅談判推進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