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快訊/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泰山查封!平台再發5點聲明 急撇清36億糾紛
  • A-
  • A
  • A+

財經中心/王文承、李宜樺報導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法院查封,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上圖右)、街口支付總經理范庭甄(上圖左)今召開記者會澄清啟動異地辦公「人去樓空」的傳聞。(圖/記者王文承攝影)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法院查封,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上圖右)、街口支付總經理范庭甄(上圖左)今召開記者會澄清啟動異地辦公「人去樓空」的傳聞。(圖/記者王文承攝影)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法院查封,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上圖右)、街口支付總經理范庭甄(上圖左)今召開記者會澄清啟動異地辦公「人去樓空」的傳聞。(圖/記者王文承攝影)

 

全台擁有658萬用戶的街口支付,其母公司街口金科遭泰山向法院聲請查封獲准!街口支付今(11)日火速再發5點聲明,強調自身帳戶獨立、資金信託保管無虞,切割母公司36億金流爭議,澄清「人去樓空」是假消息,呼籲勿信謠。

街口金融科技(街口金科)與泰山企業爆發股權交易糾紛後,台北地方法院10日強制查封街口金科資產,據了解,泰山主張對方未清償36億元債務,欲追資金流向,引爆支付市場高度震盪。對此,子公司街口支付今日再次發聲明滅火,表明營運獨立、與母公司無交叉帳戶,使用者資金100%信託保管。

街口支付指出,該公司為依法設立之電子支付機構,受金管會監管,其所有用戶資金皆依《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第21條,由信託銀行設立專戶管理、完全隔離,不涉任何商業糾紛與民事債務。

對於外界關注的36億元是否涉及支付金流,街口支付強調「與電子支付業務無關」,公司內部帳務及信託資金均清楚分明,並由會計師定期查核,財報公開透明,帳帳獨立、毫無疑義。

聲明中也對「人去樓空」之報導做出反駁。街口解釋,法院查封當日因辦公室樓上進行施工,油漆氣味及噪音嚴重,為確保員工健康及業務持續運作,啟動原定異地與遠距辦公計畫,非媒體所稱「棄守總部」。

目前街口支付每日交易與儲值、提款等功能皆正常,合作商戶並未終止合約。街口並提醒,不實訊息已可能違反《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第49條,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街口母公司遭法院查封,支付平台啟動異地辦公澄清「人去樓空」。(圖/記者王文承攝影)

▲街口母公司遭法院查封,支付平台啟動異地辦公澄清「人去樓空」。(圖/記者王文承攝影)

街口支付聲明全文:

街口支付強調獨立經營與資金信託保障:用戶權益不受母公司民事案件影響

針對近期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簡稱街口金科)與泰山企菜之間的股權交易爭議與法院查封事件,街口支付今(11)日強調,街口支付擁有完整的經營團際與公司治理架構,受金管會監管,與母公司之民事訴診無關,營運、財務與用戶權益皆不受任何影警。
街口支付是受金管會管轄的電子支付機構,其所有代理收付款項與用戶儲值餘額皆由信託銀行100%獨立保管,依法設立專戶並受主管機關嚴格監管,不得挪作他用,確保用戶資金安全
無虞。

街口支付回應五大外界關切 重申財務獨立與服務不中斷一、無涉母公司法律糾紛
針對母公司街口金科與泰山的股權糾紛及法院查封,街口支付表示,公司本身為依法設立之電子支付機構,所有財務與營運皆獨立於母公司之外,並無任何交叉帳戶或資金流動。針對外界關心的36億元資金流向,街口支付強調該資金與電子支付業務無關,公司內部帳務與信託金流皆依規作業、清楚分明。

二、用戶資金100%信託保障
街口支付強調,所有用戶資金均依法依《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第21條,委託信託銀行獨立管理,完全隔離於任何商業糾紛之外。該制度受到金管會長期監督,任何提領、轉帳、儲值皆照常運作。

三、治理透明、財務與法遵制度健全
街口支付設有完整董事會,所有帳務流程與信託制度皆經會計師簽證並定期對主管機關報備。同時財報在官網上公開透明,大家都可以即時查閱。

四、 合作夥伴與商戶服務穩定如常
目前用戶每日交易量與儲值、提款功能皆正常運作,與商戶的合作也維持穩定。部分商戶在短暫觀望後已恢復上架,銀行與合作機構亦表示理解,未有終止合作情形。

五、媒體報導人去樓空與異地辦公機制說明
針對大眾關心法院查封當日人員不在場,街口支付解釋,當日因樓上辦公室施工,油漆氣味及施作聲影響重大,基於員工安全與營運連續性,啟動原有之遠距及異地辦公機制,並非媒體所傳「人去樓空」。

街口支付:信任是最寶貴資產 不實流言恐傷害市場信心

街口支付表示,電子支付機構作為金融體系的一環,其穩定發展對整體金融秩序具有連動影響。公司信用與使用者信任是最珍貴的資產,任何未經查證的謠言恐影響市場運作,甚至已觸犯《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第49條中關於散播不實訊息之法律責任。最後,街口支付呼籲媒體秉持查證原則、避免擴大誤解,並強調將持續與用戶、商戶、銀行等合作夥伴保持溝通,確保營運穩定、服務不中斷。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