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台灣銘板公布上半年營運成果,第二季營收年減逾49%呈虧損,受銀行合併與信用卡換發延後影響,台灣銘板第二季出貨受阻,冷錢包產品將於第三季起放量出貨,有望挹注營收成長動能。(示意圖/PIXABAY)
智慧製卡與資安應用領域的專業廠商台灣銘板(6593)於16日公告2025年第二季自結財報。根據公司最新數據,2025年第二季營收為新台幣0.80億元,較第一季下滑49.60%,與去年同期相較亦大幅衰退49.05%。單季營業淨損0.26億元,稅前淨損達0.28億元。累計上半年營收達2.38億元,年減27.77%,營業淨損與稅前淨損則分別為0.18億元與0.21億元,整體財報顯示上半年營運表現面臨明顯壓力。
台灣銘板指出,本季營運受阻的主因是台灣金融市場近期掀起的「銀行合併潮」及伴隨而來的大規模信用卡換發與整合作業。由於多數消費者在新卡選擇與申辦過程中傾向觀望,導致發卡機構下單時程遞延,直接影響製卡業者的交貨排程與出貨量。為確保客戶交期與後續長期合作關係,台灣銘板亦調整產能規劃,致使部分新卡訂單無法於第二季如期認列營收,造成財報短期呈現虧損態勢。
然而,公司對2025年下半年的營運展望仍維持審慎樂觀態度,並指出營收與獲利結構可望逐季回穩。其中,具有高度發展潛力的冷錢包(Cold Wallet)產品線,已獲得多家海外知名加密貨幣交易所認可,並在第二季完成關鍵功能測試,預計將於第三季起正式放量出貨。此產品主打資安晶片技術整合,結合高階個人化設計與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具備高度附加價值,有望成為台灣銘板下半年業績回升的主力引擎。
除了冷錢包業務外,公司也同步強化資安晶片卡與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資安模組等產品開發與市場拓展。台灣銘板強調,未來營運重心將聚焦於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與產品附加價值,並透過一貫化製程優勢,加速新世代數位身份驗證與資安金融產品的商業化應用。
在製程管理與營運效率方面,台灣銘板也啟動一系列優化措施,包括提升製卡製程彈性、導入數位化生產流程、精簡作業工序以降低生產成本。此外,透過與國際大廠的專案合作逐步加深,公司也將力求擴大海外市場滲透率,為中長期營運奠定更穩固基礎。
台灣銘板在智慧卡與資安產品市場具備多年經驗,過往主力營收來源包括金融業信用卡、政府機構識別證與企業用智慧識別卡等應用。近年因應全球資安需求提升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興起,積極投入冷錢包卡片與多功能身份驗證卡的開發,逐步朝多元化高端應用轉型。尤其在Web3、虛擬貨幣錢包與AI設備應用趨勢持續擴大下,公司產品策略正逐步對接全球資安與數位金融生態鏈,有助於建立未來營運成長的新支撐點。
整體而言,儘管上半年受市場環境與產業調整影響導致財務表現承壓,但隨著下半年高附加價值產品逐步出貨,以及公司積極優化營運效率與拓展新興應用領域,台灣銘板的中長期營運表現仍值得市場與投資人關注。未來能否扭轉頹勢、重返獲利軌道,將取決於冷錢包與資安應用是否能順利放量,以及國際市場拓展進展是否如預期順利。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