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輝達H20輸中解禁 美國:防華為壟斷市場、也是稀土談判一環
  • A-
  • A
  • A+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科技巨頭輝達(Nvidia)14日宣布即將恢復對中國銷售H20晶片的計畫,引發政壇與科技界高度關注。白宮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政策主管塞克斯(David Sacks)直言,此舉目的就是「不讓華為獨占整個中國市場」。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華為是中國最具威脅性的科技公司。(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華為是中國最具威脅性的科技公司。(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根據《Business Insider》16日報導,輝達14日於官方部落格宣布,正在向美國政府提交申請,尋求恢復對中銷售H20繪圖處理氣(GPU)的許可,並表示「美國政府已保證將核發執照,輝達期望能儘快開始出貨」。這款H20晶片是針對中國市場特別設計的版本,為了符合拜登政府所設定的出口限制,其效能明顯低於輝達銷往其他國家的先進產品。先前川普政府在4月對AI晶片設下出口禁令,導致輝達估計將因此損失高達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千4百億元)營收。

牽動稀土談判 點燃政界批評

路透16日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輝達此番重啟對中銷售計畫,實際上是總統川普近期與中國談判稀土供應協議的一部分,「我們把它納入與中國的稀土貿易協議裡。」

消息曝光後,美國國會迅速出現反彈聲浪。眾議院中國特別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痛批:「這項決定不只等於將我們最先進的科技拱手送給外國對手,還與本屆政府先前對中國出口管制的立場大相逕庭。」

同一委員會的共和黨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也表示將向商務部尋求進一步說明。他指出,H20晶片在中國AI新創如DeepSeek崛起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強調:「美國必須守住領先地位,不能讓中共掌握先進AI技術。」

防堵華為成為最大變數

白宮AI主管塞克斯則提出不同觀點。他強調:「我們不是在賣最新、最強的晶片給中國,而是防止華為壟斷市場,然後把這份優勢擴大到全球。」塞克斯認為,如果讓華為取得太大市佔,反而會加速他們與美國科技的競爭。他指出:「中國在晶片設計方面或許還落後我們一到兩年,但華為正在急起直追;即使他們還沒完全追上,也已準備好將晶片出口到全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早在3月時就曾坦言,華為是「中國最具威脅性的科技公司」,並直言:「他們涉足的市場幾乎全部拿下,且AI實力年年增長。」黃仁勳更警告,若輝達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將可能讓華為有機可乘,並指美國政府過去試圖圍堵華為的手段「成效不彰」。

據外媒報導,美國將恢復輝達對中國銷售H20晶片計畫。(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據外媒報導,美國將恢復輝達對中國銷售H20晶片計畫。(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國企業搶晶片 美國議員憂反效果

路透指出,輝達恢復銷售消息傳出後,中國多家企業開始搶購H20晶片,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與騰訊(Tencent)也傳出正在遞交購買申請。不過,字節跳動已否認正在送件,輝達方面則拒絕評論。

知情人士指出,目前輝達有一份核可名單,供中國企業登記,才可能進行購買。外界認為,H20雖比不上旗艦產品,但依然具備輝達生態系優勢,尤其能搭配其軟體工具,在全球AI界幾乎已是「標配」。美國AI政策顧問機構Beacon Global Strategies專家考希克(Divyansh Kaushik)表示,這場轉向的意義端看美國最終允許出口多少晶片。他警告:「如果中國能拿到100萬顆H20晶片,恐將大幅縮小與美國在AI上的差距,甚至可能反超。」

中國不滿科技「武器化」

中國外交部則對此表達不滿。發言人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反對將科技、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與武器化,惡意封鎖與打壓中國。」

事實上,中國自3月起因貿易摩擦暫停稀土出口,稀土被廣泛應用於手機、武器、電動車等科技產品;而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中亦占據主導地位。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