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台股近期震盪整理,AI概念與內需股受法人青睞,主動式ETF成資金避風港,市場聚焦美科技財報與台美關稅談判結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台股加權指數狹幅震盪,除了反應台電法說後消化獲利賣壓外,也因指數反彈靠近此前大箱型區間上緣,本周有鮑爾將發表談話,谷歌、特斯拉財報以及國內立委罷免案投票,台灣新對等關稅談判結果或將公布等不確定性因素,加深市場觀望情緒,預料短線指數將高檔震盪,後市觀察美國科技股財報、台股財報可能出現的匯損干擾與台美貿易談判結果。
野村投信表示,隨時間接近2026,產業佈局上,AI需求依舊明確,因此建議逢低拉回時,可持續佈局AI伺服器及其零組件、散熱、先進製程半導體,以及受惠美元弱勢的台灣內需股,操作上建議可優先留意AI概念股、內需股。多空交錯的盤勢,市場將更重視個股基本面與獲利前景,主動式ETF近期受益人數不斷增加,也反映投資人的偏好具備的靈活度高的投資產品,後續應有望持續成為資金聚焦的焦點。
個股、ETF掌握方式
華南永昌證券評估,權值股將受惠。台積電(2330)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聯發科(2454)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大廠、鴻海(2317)全球最大EMS電子專業代工廠、台達電(2308)全球最大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廣達(2382)全球前五大NB代工廠、日月光投控(3711)日月光及矽品規劃籌組創新投資控股公司。
聯電(2303)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之一、華碩(2357)全球最大自有品牌主機板兼NB廠、台塑化(6505)台灣最大的民營輕油裂解廠、台塑(1301)台灣最大塑化集團,亞洲最大PVC生產商、長榮(2603)全球前七大貨櫃航商,且為台灣最大、富邦金(2881)台灣資產規模前三大金控公司,旗下擁有台灣最大壽險公司。國泰金(2882)台灣資產規模前三大金控公司,旗下擁有台灣最大壽險公司、中信金(2891)台灣資產規模第四大金控公司,旗下中信銀為最大信用卡發卡銀行、統一(1216)台灣食品業龍頭廠之一。
除了個股單押,選擇主動式ETF也能一次掌握行情,有效避開市場震盪。00985A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林浩詳分析,在當前充滿變數的市況下,投資人更應回歸基本面思維。AI仍是未來投資的主流,在行情回落時,真正能穩住盤勢的,往往是那些具備長期趨勢潛力的公司。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