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台新新光金融控股公司,合併後總資產規模達8.4兆元,一舉躍升為國內第四大金控。(圖/記者師瑞德攝影)
台新金(2887)與新光金控合併首日,市場原預期題材激勵將推升股價,但今(24)日開盤卻意外遭遇大賣壓,早盤重挫逾5%,盤中股價最低來到16.3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85元,跌幅5.5%,不僅吞下半根停板,更直接失守季線支撐,開盤一小時成交爆量逾20萬張,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此次合併之後全新控股「台新新光金融控股公司」,合併後總資產規模達8.4兆元,躍升為國內第四大金控,僅次於國泰金、富邦金與中信金,涵蓋銀行、壽險與證券等多元業務,合併後銀行總資產排名為第6;人壽總資產排名為第4;證券總資產排名為第6。新光金今起下市,台新金延續上市,並進行股權轉換,每1股新光金普通股,換發台新金普通股0.672股與特別股0.175股。
然而,在整併利多之下,股價卻出現劇烈反應。分析師認為,儘管合併案象徵台灣首宗金控「合意合併」,有望提升壽險與銀行資源整合效益,但市場仍高度關注潛在風險,包括新光壽高利率保單造成資本壓力、新會計與資本規範(IFRS17、RBC)對淨值影響、新光與台新文化與人事磨合難度、以及整併後的經營效率與組織重整壓力。台新金昨(23)日公告董事變動,自今日起生效,合併後董事長為吳東亮、總經理為林維俊。法人明淵股份有限公司改派代表人,由王自展改為魏寶生成為新董事,據消息指出魏寶生將擔任台新新光金副董。
法人也擔心,台新金過去以銀行為主體,併入壽險專業迥異的新光金後,如何整合營運、消化新光金資產負債表,會是未來營運挑戰。另外,新光金淨值與獲利能力較弱,短期仍有增資壓力,加上金管會明確要求若未來清償能力不足,仍需由台新金承擔資本適足責任,也進一步加深市場疑慮。
除了資本風險外,市場亦觀察此次合併,對壽險與銀行間交叉銷售與成本效益,是否能有效放大,若未達預期,將衝擊整併綜效評估。總經理林維俊曾表示,將分階段整合子公司,預計今年內完成投信事業整併,明年起依序整合壽險與證券業務,最終導入單一平台營運模式。
面對盤中急跌與成交爆量,市場短線情緒轉趨保守。投資人普遍認為,合併利多已提前反映,反而合併落地成為短線賣壓引爆點。若後續無法快速釐清市場對新光資產與台新金整併後體質疑慮,台新金短期恐持續承壓,操作上,短線先觀察何時能站回5日線,股價獲得初步止跌後再伺機介入。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