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台股Q3匯損恐致營收減13% 目標價仍超1600元的他?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聯發科法說會登場,營收成長,但也評估初匯損壓力。(圖/資料照)

▲聯發科法說會登場,營收成長,但也評估初匯損壓力。(圖/資料照)

凱基投顧報告指出,聯發科(2454)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新台幣1504億元,年增18.1%,雖較前一季小幅減少1.9%,但若排除匯率影響,美元計算下仍季增4.4%、年增23.8%,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不過,管理層對第三季展望轉趨保守,預估營收將落在1301億至1400億元,季減7%至13%,毛利率則估47%上下1.5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第二季毛利率達49.1%,季增1個百分點,年增0.3個百分點,主要受一次性長期合約利益(LTA)貢獻約1.9個百分點。若以匯率32.5推算,基礎毛利率約48.4%。營業利益為294億元,季減2.2%,年增17.7%;稅後淨利281億元,季減5%,年增8.1%,每股盈餘(EPS)17.5元,較前一季的18.43元略減。

聯發科第二季各業務表現分歧,其中行動手機業務占營收52%,年增13%,但季減9%,旗艦天璣9400持續出貨,天璣9500將於第三季量產。智慧邊緣平台占營收43%,年增26%、季增7%,主要受AI平板、5G數據機及消費ASIC出貨推升,與輝達(NVIDIA)合作的GB10晶片亦將於第三季量產;電源管理IC則占6%,年增11%、季增17%。

展望第三季,公司假設匯率為29元,較第二季的30.88升值約6%,將對營收及毛利率構成壓力。美元計營收預估介於44.9億至48.3億美元,年增10%至18%。

目標價調至1650元

聯發科強調,中長期仍將持續加大在AI、資料中心及車用等新興領域投資,並快速推進2奈米先進製程布局,首顆2奈米晶片將於2025年9月完成Tape-out。與輝達合作的ASIC專案則包括資料中心用GB10晶片及CX-1車用座艙晶片,前者由輝達主導銷售,後者由聯發科主導推廣,形成雙核心合作模式。

公司並指出,客製化資料中心ASIC市場中長期潛力上看400億美元,2026年起不排除單獨揭露ASIC營收。法人認為,聯發科除手機業務外,ASIC、車用、穿戴與運算等多元成長動能可望驅動2027至2028年持續擴張。

凱基投顧認為,聯發科(2454)第二季財報表現符合預期,受惠產品組合改善與拉貨力道強勁,但因新台幣升值壓力加重,搭配Google v7e專案再次延後,該行下調2026年營收與EPS預估各4.7%與4.8%,目標價自原水準微幅調整至1,650元,維持「增加持股」評等。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