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謝金河表示,台灣的關稅還有空間,台灣目前的20%稅率是「毛利率」。(圖/翻攝自YT@今周刊)
台灣的關稅稅率為20%,雖然已從先前的32%大幅下調,但仍高於對美國產品完全開放的日本與南韓所適用的15%,此舉引發全台社會議論,總統賴清德強調這是「暫時性稅率」,台美雙方仍在持續磋商中。對此,《財訊》雙周刊社長謝金河表示,台灣的關稅「還有空間」,因為川普的遊戲規則「可以變來變去」,大家不必被數字嚇到,台灣目前的20%稅率是「毛利率」,而日本與南韓則是經過協商與扣除後的「淨利率」。
謝金河今(1)日出席台新舉辦的「投資趨勢論壇」,在演講中指出,台灣20%的關稅仍有調整空間,因為川普講出的數字往往不是最終底線。與日本、南韓的15%相比,這些國家早已作出大幅讓步。以美國對韓國的要求為例,川普設定韓國對美投資為3500億美元,另有1500億美元為採購項目;日本則須達到5500億美元、歐洲為6000億美元,而台灣目前並沒有這樣的對美承諾。
至於台灣是否已有讓步?謝金河表示,如果以財務報表角度來看,台灣目前的20%稅率比較像是「毛利率」,而日本與南韓則是經過協商與扣除後的「淨利率」,這表示台灣還有談判空間。他指出,川普絕對不會一開始就鎖定某個關稅數字,白宮網站之前也曾將巴西的關稅從50%調降為10%;墨西哥的關稅延期90天,加拿大甚至被加徵35%。他相信,作為美國近鄰與盟友的墨西哥與加拿大,最後仍會談出低稅率,但過程中難免「被川普搞到神魂顛倒」。
謝金河強調,在川普的「交易的藝術」裡,遊戲規則本來就可以隨時變動,他會依情況不斷調整,所以外界不必過度驚慌。像日本的關稅從25%降到15%,股市卻大漲,日本人也未因此感到恐慌。
謝金河提出與川普談判的三大重點,第一,川普以提高關稅收入為核心思想:他會要求各國課稅,但多從高往低調整;第二,川普希望美國產品打入各國市場,特別是要求關稅降至0,像是台灣農產品與汽車產業等,未來勢必會面臨壓力;第三,川普要求全球加碼投資美國:各國若想獲得較低關稅待遇,就必須「開支票」。
▲謝金河歸納川普的「交易四大原則」。(圖/翻攝自YT@今周刊)
最後,謝金河歸納川普的「交易四大原則」:
1. 漫天喊價,讓對手驚愕
2. 觀察對方反應,尋找談判空間
3. 遊戲規則可以隨時更改
4. 在亂局中得到自己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