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少子高齡化推升飼養需求,毛孩成新家庭核心,保險市場應勢崛起,富邦產險、國泰、明台推出認養寵專案保單,結合補助政策推動認養不棄養。(圖/資料照)
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趨勢加劇,寵物逐漸取代傳統家庭成員的位置,成為許多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對象,也帶動「毛孩經濟」迅速崛起。根據農業部最新統計,截至2023年底,台灣飼養登記在冊的狗貓數量已突破279萬隻,其中貓隻成長幅度尤為驚人,較2021年增幅超過五成。伴隨而來的,是對寵物健康與醫療保障的高度重視,也讓「寵物保險」成為金融與保險產業的新興藍海。
富邦產險近日宣布,與大型量販會員通路好市多合作推出「一站式購足–寵物保險」專案,針對不同飼主需求設計三種保障方案,最低每日保費僅15元起,最高醫療保障可達16.9萬元,並提供門診、手術、住院、責任補償等完整內容。該專案亦強調無需體檢即可投保,流程簡便,透過輸入飼主身分證字號與生日,可自動串接農業部寵物登記資料,迅速完成保單申請,展現高度數位整合優勢。
在理賠方面,富邦也導入多項創新機制,飼主若於合作動物醫院就診,院所可直接上傳診療資料至保險系統,免去紙本單據流程,提升理賠效率。此外,該保單內容亦涵蓋協尋支援、喪葬補助、飼主住院期間的寵物寄宿支援,與第三方責任賠償等貼心設計,提供飼主更全面的風險防護網。
除富邦產險外,國內其他保險業者亦積極投入寵物險市場。國泰產險推出「寵物險補助」方案,特別針對收養浪浪的飼主提供高達新台幣3,000元的補貼,並主打不限指定動物醫院、保費彈性選擇、理賠流程簡便等特點。明台產險則與台北市動保處合作,針對北市收容所認養的犬貓提供為期一年的免費寵物保險服務,有助降低初期飼養負擔並提升認養意願。
在公部門推動下,2025年已有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與台中市等五個縣市陸續推出「寵物保險補助計畫」。申請條件普遍包括完成寵物登記、狂犬病預防注射與絕育手術,並完成保單投保程序。以台中市為例,針對體型20公斤以上的不易送養犬與兩歲以上的高齡犬貓,提供每隻最高新台幣3,000元的保費補助,實施至114年11月為止,具體展現政府對毛孩福利的政策關注。
儘管近年政策支持與市場活動頻繁,整體寵物保險市場規模卻呈現高波動現象。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顯示,台灣寵物險市場於2022年達到巔峰,全年投保件數達93,927件,簽單保費突破2.69億元,但因隔年理賠金額急速上升至2.63億元,損失率高達108.85%,造成業者承保信心重挫。2024年全年投保件數大幅縮水至28,800件,保費跌至1.29億元,今年第一季雖有17,306件、3,704萬元的小幅回升,但與巔峰時期相比仍有顯著落差。
儘管如此,保險業者對市場復甦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業界指出,透過調整商品條款、強化核保與理賠機制,以及導入AI進行風險預測與數據分析,不僅有助降低損失率,亦有望重建飼主與業者的雙向信任。富邦產險與國泰產險皆表示,未來將深化與動物醫療、電商與飼料業者的跨業整合,拓展保單通路與服務觸角,提升保險滲透率。
從國際觀察來看,2025年全球寵物保險市場規模預估將達158.1億美元,至2030年可望突破259.7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達10.44%。亞太地區成長最為迅速,台灣市場年增率更高達18.1%,顯示強勁成長潛力。然目前國內寵物保險滲透率僅約2\~3%,距離成熟市場仍有顯著空間,未來在政策引導、數位轉型與保單多元化發展下,有望逐步提升。
寵物保險不僅是金融商品創新的表現,更反映當代家庭對「毛孩視同家人」的價值轉變。當保險成為飼主風險規劃的重要一環,亦將進一步促進動物福利、提升社會責任意識,為台灣「毛孩經濟」注入更多永續發展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