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聯發科(2454)利空消息接二連三!繼股價自9月16日高點1545元,短短12個交易日摜破年線重挫至1280元、跌幅超過17%後,市場更傳出Meta新單不穩、Google大單延宕以及輝達入股英特爾等3大利空,讓外界對其特用晶片(ASIC)業務前景蒙上陰影。外媒報導,聯發科的股價反應的恐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挑戰恐怕才剛開始。
Meta訂單爆變數 聯發科遭博通、Marvell全面狙擊
綜合外電,供應鏈人士透露,Meta原本交給聯發科代號為「Arke」的2奈米ASIC案子,主打成本效益的AI推論晶片,市場原以為聯發科成本優勢能穩拿訂單,如今卻傳出博通、Marvell正全力出手挑戰,恐讓聯發科地位不再穩固。
Google專案延宕 MediaTek營收貢獻恐打折
更棘手的是Google大單。原本市場盛傳最快今年10月就能tape-out(晶片設計完成並送交晶圓廠試產),但最新消息卻指出再度延後,量產時程恐從2026下半年再往後遞延數月。這意味著,聯發科預估的10億美元ASIC營收,可能只剩6億美元可望實現。對2026年的營運,勢必造成沉重壓力。

2027年營收拉警報 聯發科技術短板被放大
業界人士直言,聯發科在高速運算ASIC的技術累積不及美系大廠,若無法在效能、功耗與客製化需求上達標,很可能重演「拿到專案卻卡在設計」的尷尬處境。Meta訂單若出現變數,恐將直接衝擊2027年的營收版圖。
法人:外資連9日賣超 市場信心下滑
外資早有警覺,9月連續9個交易日大賣聯發科,累計賣超達2萬6226張,股價一路急跌,反映資金對ASIC進展的疑慮。法人警告,若後續訂單沒有確定性,聯發科股價恐難止跌。
短期雪上加霜 長期仍看AI浪潮
雖然短期挑戰重重,但業內也認為,只要聯發科能穩住Google合作關係,長線仍有機會搭上AI ASIC成長的列車。只是對投資人來說,眼下股價17%的跌幅與連環利空,顯然更讓人揪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