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三大法人昨日合計賣超61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6億。(示意圖/PIXABAY)
外資昨(12)日續站賣方,單日賣超達66.3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1億元,但在部分權值與題材股拉抬下,大盤逆勢小漲22.86點,收在24158.36點,成交金額4200億元。國際方面,川普延長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期限90天的行政命令,雖讓市場短線避開衝擊,但美股四大指數仍全面收跌,顯示投資人情緒偏保守。
從個股來看,外資買超前五名依序為台新金(2887)、台玻(1802)、南亞科(2408)、兆豐金(2886)、大同(2371)。台新金獲買超7萬7945張,受益於金控獲利穩健與殖利率題材,股價漲0.3元至15.95元、漲幅1.92%;台玻在玻璃需求與中國地產政策利多激勵下,外資加碼3萬3561張,股價亮燈勁揚2.45元;南亞科因記憶體價格回升預期強烈,買超2萬0563張,股價大漲3.65元、漲幅8.33%。
兆豐金受惠資金回流金融族群,買超1萬5410張,股價小漲0.65元至41.5元;大同則因綠能與電動車題材發酵,獲加碼1萬3182張,股價上漲2.05元、漲幅5.5%。
賣超方面,外資砍出前五名為鴻準(2354)、南亞(1303)、華南金(2880)、神達(3706)、英業達(2356)。其中,鴻準遭調節2萬0579張,因先前漲多回檔,股價下跌4.6元、跌幅6.03%;南亞賣超1萬5157張,股價漲1.55元、漲幅3.89%;華南金被賣出1萬4183張,股價持平小漲0.05元;神達遭賣超1萬1599張,股價跌1.3元至83.5元;英業達則賣超1萬0056張,股價回落0.75元、跌幅1.75%。
台北股市呈現「開高穩步震盪盤堅」的格局,倫元投顧陳學進分析師認為,成交量維持在4200億元左右的水準,且指數仍是穩穩地守在於10日線、月線及季線之上,整體量價結構的配合仍是相當地漂亮,顯見在內外資法人力挺偏多不變下,站穩24000後,隨時仍有續戰歷史新高24416點的機會。
法人分析,外資雖在電子權值與部分傳產股調節,但對具備基本面與題材支撐的金融、玻璃、記憶體與綠能概念股仍積極布局。短線盤勢將持續在國際關稅談判與美股走勢間震盪,投資人可鎖定具業績爆發力與籌碼集中度高的標的,並嚴控持股比例以降低波動風險。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