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新應材(4749)在台積電 N2 製程與美國擴廠的進程中處於領先位置,並且受惠於川普政府推動的「大而美」法案,未來幾年營運成長動能可望顯著放大。基於原料合成與配方開發能力領先同業的基礎上,加上中長期成長動能明確,元大投顧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自先前上調至800元,對應2027年EPS的35倍本益比。
新應材成立於2003年,早期以顯示器光阻材料與清洗劑為主,2019年利用累積的化學配方優勢,開發出表面改質劑(Rinse),能提升半導體製程良率,成功切入台積電先進製程供應鏈。公司已轉型為半導體特化廠,1Q25半導體材料占營收達82%,並在台南、高雄擴建產能,於美國與日本設立分公司,聚焦光阻劑與先進封裝材料。
N2製程與新產品布局
2025年第二季,受半導體大客戶海外拉貨帶動,營收季增20.2%至11.53億元,毛利率因產品組合優化及開工率提升而大幅提高至46.24%,稅後EPS 3.07元,優於市場預期;上半年累計EPS 5.36元,年增33.5%。全年預估營收將年增24.9%至41.48億元,EPS達10.39元,年增38.2%。
台積電N2製程預計2025年下半年投產,新應材現有的Rinse與Cleaner可沿用至N2節點,並新增底部抗反射層(BARC)與洗邊劑(EBR)兩款產品,黃光材料布局完整。2026年N2材料放量將帶來新一波成長,2027年則有A16、A14相關新產品,全年EPS可望突破20元。
美國擴廠與政策利多
川普7月推動的「大而美」法案,將晶片法案的投資抵稅優惠從25%提高至35%,但要求2026年底前動土。這使得台積電美國Fab 21 P3及AP1的建置時程大幅提前。由於3M已退出台積電Rinse供應鏈,新應材成為重要替代供應商,尤其在N3與N2節點具備高技術門檻與部分製程獨供地位。未赴美設廠但切入先進製程的材料廠商將是主要受惠者,新應材預期在北美擴廠需求中受益程度將優於其他耗材同業。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