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一好二壞三緩!日走7500步住院率降25%!國泰健康年報揭長壽密碼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國泰人壽《2025保戶健康年報》揭示「一好二壞三緩」趨勢,每日健走7500步可降低25%住院率,呼籲民眾用簡單行動守護健康。(圖/國泰人壽提供)
國泰人壽《2025保戶健康年報》揭示「一好二壞三緩」趨勢,每日健走7500步可降低25%住院率,呼籲民眾用簡單行動守護健康。(圖/國泰人壽提供)

 

國泰人壽公布最新《2025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這份針對800萬保戶、連續第二年發布的健康研究,首次提出「一好二壞三緩」的健康趨勢分析:一項足以延長健康餘命的好機會、兩大導致壽命縮短的壞風險,以及三個簡單可行的生活守則。數據顯示,每日健走達7500步的保戶,住院醫療發生率可下降25%;但心理健康與事故傷害,仍是影響國人壽命的兩大隱形殺手。

健走效益超乎想像:日走7500步,住院率少四分之一

在良好健保體系與醫療照護下,國泰人壽保戶整體健康指標普遍優於全國平均。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加入「外溢保單」的保戶,平均每日步行達5463步,已高於全國平均5000步;進一步分析更發現,若能達到7500步,不僅住院率顯著下降25%,早期疾病(如息肉切除)處置比例更高出66%。報告形容,這形成了「走得多、病得少、發現早」的正向循環。

兩大健康殺手:心理健康與事故傷害

然而,年報也警示了兩大讓國人壽命大幅縮短的風險。
首先是心理健康危機,數據顯示,因蓄意自我傷害而死亡的保戶,平均壽命較預期少了26.1年;精神疾患住院的高峰期出現在三個年齡段:青少年(15-19歲)、青壯年(35-44歲),以及65歲以上長者,其中高齡族群的上升曲線尤其陡峭。

其次是事故傷害,僅2024年就造成1495戶保戶家庭失去親人,平均壽命比預期少了20.8年。其中交通意外是最主要原因,約25%的事故死亡與機車相關,凸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三個「緩生活」方法,天天可做

國泰人壽建議全民透過「緩生活三心法」守護健康與安全:

1、緩走幾步:每天穩定步行,累積基礎活動量,降低慢性病與住院風險。

2、緩下生活:學會傾聽自己的情緒與壓力,適時調整步調,守護心理健康。

3、緩行觀路:無論步行、騎車或開車,放慢速度並提高警覺,預防事故發生。

數據背後的社會意義

《2025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由國泰人壽攜手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林先和、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喬治華與莊聲和,分析近六年保單資料與理賠紀錄,觀察保戶健康變化,找出延長健康餘命的關鍵行為。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強調,「我們希望將每一筆資料轉化成可以落地的行動,引導壽險業服務更貼近民眾,成為國人健康風險管理的夥伴。」

延續去年的三大優勢,今年更強調行動指南

去年年報指出,國泰保戶在壽命長度、健康管理與治療結果上都有明顯優勢;今年則進一步以「一好二壞三緩」提出具體指南,從每天多走一些路,到正視心理健康與交通安全,再到將「緩」的理念融入日常,讓健康管理更貼近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