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保險業33家)計925家,皆已於114年8月14日完成114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公告申報。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經統計前開全體上市公司114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20兆6,097億元,較113年同期成長2兆8,840億元,增幅16.27%;114年上半年度稅前淨利1兆9,826億元,較113年同期成長2,028億元,增幅11.39%。上市公司與去年同期比較營收與獲利均增長,反映出上市公司於國際動盪局勢中,展現營運韌性與穩健的競爭力。
整體市場具獲利之上市公司計645家,約占70%,證交所表示,較去年同期成長者計295家,約占32%。其中,獲利成長產業如半導體業,憑藉領先技術及多元供應鏈布局,成功把握AI市場機遇,收穫豐碩。而電腦及週邊設備業、其他電子業則受惠AI伺服器及高效能運算之強勁需求,帶動獲利成長。
獲利衰退產業主要為航運業、塑膠工業及其他業。航運業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加上認列匯兌損失,獲利銳減。塑膠工業受關稅不確定之影響,加上認列匯兌損失及轉投資收益衰退,致獲利衰退。其他業因轉投資收益衰退及提列鉅額預期信用減損損失,致獲利衰退。
另證交所提醒,近期匯率波動較大,企業宜妥適因應;投資人從事股票交易前應參閱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及相關資訊。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財務報表專區」(含「XBRL資訊平台」)查看,或至「基本資料專區」下載電子書,並善用公開資訊觀測站「財務比較e點通」,以快速解讀財務資料,提醒投資人注意重要風險資訊,作為投資決策參考。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