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前駐日大使謝長廷表示,美國的戰略邏輯,現在不入股台積電恐怕只是等待,或觀察期,長期來看,所謂美積電的壓力應該尚未消失。對此,資深外資分析師陸行之也認為,川普至少還有五大恐怖殺招可以對付台積電。
資深科技業人士直指,這次川普政府透過《晶片法案》的89億美元補助款,取得英特爾一成股權,就是要讓美國政府分享利潤。「當初台積電前董座劉德音拒絕《晶片法案》的分潤條件,現在已落實在英特爾身上,如今拿了66億美元補貼,還能進一步吃中國AI晶片市場的台積電,自然要回饋給川普些什麼。」
川普以收入抽成模式,要求輝達、超微分享中國收入,來換取出口許可;同時以補貼換得英特爾股權,藉此分潤,在在顛覆企業常規。對於魏哲家來說,川普給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前駐日代表謝長廷就點明:「深入分析美國的戰略邏輯,現在不入股台積電恐怕只是等待,或觀察期,長期來看,所謂美積電的壓力應該尚未消失。像是盧特尼克說『我們不能依賴台灣』,這句話也可以是指不能依賴台灣的公司生產、必須要美國公司自己生產,因為美國要自己要掌握AI,才能成為偉大的國家,那麼事情就比較複雜。」
尤其是美國政府已入股英特爾,雖然英特爾表示,美政府是被動投資人、不會進入董事會,但如果英特爾遲遲無法改善營收獲利,川普絕不會坐視不管。「擁有尖端技術且大賺晶片財的台積電,絕對是川普的首要目標。」科技業者搖著頭說。
就算魏哲家已在今年3月與川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擴大投資1千億美元在美國興建晶圓廠與研發中心,但川普仍嫌不夠,多次以懲罰性關稅與半導體關稅來威脅台積電,更公開表示要台積電加碼投資3千億美元。「美方陸續傳出要台積電入股英特爾,或是分拆英特爾製造部門與台積電合資新廠,到最近的補貼入股台積電說,都是極限施壓的一環。」半導體業者不諱言地說。
然而,多次親自赴美與商務部溝通,仍敢喊出退還補助來阻擋川普政府入股台積電的魏哲家,真的有辦法承受不斷而來的壓力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川普至少還有五大恐怖「殺招」能對付台積電。
「首先,就是美國可能從還沒正式宣布的針對性半導體關稅下手,豁免條件會不會從美國製造變成美國製造加美國持有?其次,先分割英特爾製造業務,把美國客戶及台積電拉來入股,並要求提供技術移轉,甚至不計代價加碼資本開支,跟台積電力拚18A及以上更先進製程。」陸行之預測。
陸行之認為,美政府還可能利用「美國版的國產替代比例」提升政策,要求美國客戶提高使用「美國持有公司在美國製造」的半導體產品比例。「像是近期輝達、超微與高通都被美國政府要求在英特爾下單,讓英特爾有機會取得領先。」
最後一張王牌,也是魏哲家最擔心的,就是美國政府手中的二大絕殺武器—《反托拉斯法》(反壟斷法),以及限制非美國競爭者採購美國設備的牌。「最狠的是限制非美國競爭者採購美國設備,包括原料、晶片設計工具EDA等美國技術,但這招太狠,短期應該不會發生。至於反托拉斯大刀出手?這高機率要等到阿斗(英特爾)扶不起來才會出手。」陸行之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美對中AI政策大轉彎 川普極限施壓魏哲家逼台積電分潤
美極限施壓台積3/AI晶片高牆圍堵轉向變科技外交 揭川普鬆綁心機
美極限施壓台積4/中國官方批輝達晶片有國安風險 專家:中國禁用只會拖慢AI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