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國際金屬市場週一驚見「瘋狂齊漲」!黃金價格一度來到每盎司3486.35美元,直衝歷史高點,白銀更是突破每盎司40美元,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新高,銅價則緊追每噸1萬美元大關。投資人形容,這是一場「完美風暴」:聯準會減息預期升溫、川普關稅遭裁定非法、再加上避險需求急速擴大,三大金屬同步暴動。
避險狂潮 黃金逼近歷史高點
黃金再次成為投資市場焦點。隨著聯準會可能於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押注高漲,市場轉向無收益卻具保值功能的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強勁流入,也為金價提供持續支撐。分析師指出,川普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挑戰,更激發全球投資人對美元信心動搖,間接推升黃金魅力。
白銀突破40美元 工業需求推動
白銀這次的上攻,不僅來自避險情緒,更與新能源發展密切相關。由於太陽能電池板等清潔能源產業持續擴張,白銀需求連續5年出現供應缺口。根據白銀協會數據,8月白銀ETF持倉連續第七個月增加,創下自2020年來最長紀錄,倫敦白銀庫存明顯下滑,市場供需緊張。
銅價挑戰萬元 經濟預期未退燒
銅價同樣展現韌性。雖然川普並未對銅徵收進口關稅,但美國市場需求依然強勁,推動美國銅期貨價格持續高於倫敦基準價。分析師認為,銅價表現透露出全球製造業復甦預期仍未退燒。
非農數據與減息預期成焦點
市場下一步將聚焦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經濟學家預期8月新增7.5萬個就業,失業率恐升至4.3%。一旦數據證實勞動市場放緩,將強化聯準會降息理由。根據《CME》「聯準會觀察」工具,交易員定價9月降息機率高達87%,對金屬多頭而言,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