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近年來黃金價格持續飆升,吸引許多投資人紛紛進場,試圖透過黃金投資提升收入。過去兩年黃金市場持續走強,而各國央行的強勁買盤,在推動金價上漲與維持其穩定價值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這也是自1996年以來,央行儲備中黃金的持有量首度超越美債。對此,Crescat Capital合夥人兼宏觀策略師科斯塔(Tavi Costa)建議投資人,即便目前金價已達每盎司3500美元水準,從長期來看,黃金仍具備相當吸引力,應聚焦於長線潛力。
根據全球知名金融與大宗商品媒體《Kitco News》報導,科斯塔受訪時表示,黃金與1980年代相比,央行球仍處於低迷狀態。他表示,各國央行目前正處於增持黃金、重建官方儲備的初期階段,並強調:「黃金完全有潛力占據央行官方儲備的80%。這會對金價帶來什麼影響?隨著央行持續買入,預期黃金價格將上漲至目前的數倍。」科斯塔強調,這發展象徵著黃金市場的重要里程碑,也讓看漲前景變得更加明確,也是自1996年以來,黃金在央行儲備中的地位首次超越美債。
這只是趨勢的一部分而已。根據歐洲央行在6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黃金在全球官方儲備的比例已超過歐元。對此,科斯塔表示,各國央行將黃金視為一種風險對沖並持續加碼,此舉令人感到不意外。他特別點出,美國政府龐大的經常收支與財政赤字,已逐步動搖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科斯塔指出,這是美國史上首次面臨這種困境,在這種環境下,美元相對於其他法定貨幣的估值最高。科斯塔認為,放任通膨上升是政府處理龐大債務壓力的少數手段之一,而這也意味著,美元將面臨進一步貶值風險。
目前,開發中國家仍是推動官方黃金儲備增長的主要動能。科斯塔預測,隨著美元持續走弱,已開發國家央行最終也將加入購金行列。他解釋道,至今已開發國家央行尚未大規模加碼黃金,部分原因是它們的準備金水準相對仍高;相對地,新興市場正快速追趕中。
從全球儲備數據來看,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儲備國,黃金占其官方儲備的比重為78%;德國央行持有3350公噸黃金,占其外匯存底的77.5%;而葡萄牙的黃金儲備占比更高,達到84%。
不過科斯塔補充指出,若美元與美債繼續貶值,全球央行將被迫進一步購買黃金,以捍衛本國貨幣的購買力。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科斯塔強調,即便目前金價已達每盎司3500美元水準,從長期來看,黃金仍具備相當吸引力。然而,在短期方面,他預期聯準會很快將啟動降息循環,這將進一步推升市場動能。他同時提醒投資人,應聚焦於黃金的長線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