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陳佳鈴報導

今(13)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輛小米SU7電動車在行駛途中疑似超速失控,撞上中央分隔島後翻滾並起火燃燒。儘管多名路人合力破窗搶救,車門卻因電子鎖失靈無法從外部打開,駕駛最終葬身火海。消息曝光後,引發中國社會輿論關注,也重創小米股價,截至中午,小米在港股暴跌近8%。
綜合陸媒《第一財經》、《紅星新聞》等報導,事故發生於今日凌晨,地點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大道主幹道。監視器畫面顯示,當時車流稀少,一輛小米SU7電動車以高速行駛,超越一輛時速達104公里的車輛後不久,突然偏離車道,猛烈撞擊路中央分隔島後翻滾至對向車道,隨即燃起熊熊烈火。
火勢瞬間吞噬整輛車,多名途經駕駛與乘客下車協助救援,使用手肘擊打車窗、以腳猛踹車門,甚至取來滅火器滅火,但皆未能破窗或打開車門。直至消防人員趕抵,動用水槍及泡沫滅火劑撲滅明火,再以破壞器具切割車體,才控制現場火勢。然而,車內駕駛已當場死亡,遺體嚴重燒焦。
根據現場照片,該輛小米SU7車體已幾乎全數燒毀,僅剩車架,難以辨識原貌。外界初步推測,該車為售價52.99萬元人民幣(折合台幣約220萬台幣)、主打高性能的SU7 Ultra車型。警方與消防部門已介入調查,截至目前,成都市公安交管局及小米汽車官方尚未發布正式說明。

事故發生後,網路輿論再度聚焦「隱藏式門把手」與「電子門鎖」的安全問題。據了解,包含小米在內的多款新能源車型均採用電子開關設計,一旦車輛在碰撞後觸發高壓斷電保護,電子門鎖可能失效。若駕駛未及時啟用機械備用解鎖裝置,或車體變形造成門框卡死,便可能導致外部無法開門救援。
近年中國已發生多起類似事故。去年山西運城一輛問界M7於高速追撞後,同樣因隱藏式門把手無法打開,錯失救援時機。如今,小米SU7事故再次凸顯電子門鎖在緊急情況下的潛在危險,引發業界與監管單位對新能源車安全設計的重新檢討。
受事故影響,小米集團13日上午在港股開盤即重挫4.5%,報49.7港元,隨後跌勢擴大,截至中午報47.98港元,跌幅達7.8%。市場分析認為,事故曝光引發消費者對小米汽車安全性的質疑,短期內恐影響品牌信任度與銷售表現。